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解析.pdf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解析.pdf

ID:51182891

大小:2.30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20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解析.pdf_第1页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解析.pdf_第2页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解析.pdf_第3页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解析.pdf_第4页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解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解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中国产业发展论坛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陈建军胡晨光摘要:本文通过VECM(VectorErrorCorrectedModel)和协整分析,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增长的视角,以长三角次区域1978~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产业在既定空间中心———外围式的集聚给集聚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索洛剩余递增三类集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产生的自我集聚可以改善集聚区域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带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

2、济索洛剩余递增。研究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产业集聚地区索洛剩余是既定市场需求条件约束下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函数,而产业集聚竞争产生的技术进步构成集聚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源泉的假说;据此,研究认为,地区经济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与新经济地理学有关产业集聚的效率源于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观点不同,未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而经济效率的根源在于产业集聚竞争导致的区域技术进步促使的索洛剩余的递增。此外,本文区分了区域索洛剩余递增与产业索洛剩余递增,认为产业集聚产生的索洛剩余增加既构成区域产业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集聚力,又构成扩散力: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就会促使传统产业

3、索洛剩余递减,推动传统产业向区外转移。关键词:长三角产业集聚技术进步索洛剩余规模报酬一、引言产业集聚对于集聚地区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后果?新经济地理学根据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不完全竞争三个假设就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做了一般性的分析,认为如果经济中的某种扰动导致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就会引起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中和区域供给能力的增强,产生市场扩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外部性,从而出现产业自我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但是,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并不可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在集聚过程中,由于众多的企业或者要素在既定空间的集中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还会在区域产生一种制止产业集聚的扩散

4、力(Krugman,1991a,1991b;Fujita,Krugman&Venables,1999;Baldwin,1999;Ottaviano,2001;Baldwin,Martin&Ottaviano,2001;Fujita&Thisse,2002)。因此,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看,产业集聚还是扩散取决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大小。什么是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由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引起,其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逻辑如图1所示:偶然的扰动破坏了对称区域原有的均衡,引起产业集聚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产生市场扩大效应,引起生产要素开始在该区域集中。要素和产业集中导致

5、区域产生价格指数效应,厂商向区域集中有利于*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号:70773095)支持,初稿完成于2007年2月,在修改过程中得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旭昆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继强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ofNebraskaatOmaha)AssistantProfessorJinlanNi,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彭国华讲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杨子辉讲师的有益评论与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文责自负。-68-《管理世界》(月刊)2008年第6期运输成本和工人生活成本的节约;这样,导致要素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的自驱动的结进一步

6、集中,继而又引起市场规模扩大和要素集果。从现实来看,作为中心—外围视角“中心”的发达中,如此循环往复构成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图1实地区,区域内充满了富有活力的为数众多的产业集线表示的是直接因果关系,虚线表示的是一种间接群或产业区③,因此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可以说由多的因果关系,亦即历史上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区域要种因素引起:区域内产业集聚不仅指由于分工、协素集中能引起当期市场规模再次扩大和区域要素作、共用基础设施、外部性等外部经济、范围经济和的再次集中①规模经济因素引起的产业集聚现象,而且指由于市。此处,新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假定工业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企业就是场扩大效应、

7、价格指数效应和产业关联、竞争优势等行业,每种产品只由一家企业生产,所以均衡时所因素引起的产业集中现象;从集聚过程而言,它体现有企业生产产品数量相等。因此,就新经济地理学为区域二三产业集聚和产业协调发展,经济持续快严格的假定而言,区域市场规模扩大、产出增加可速增长,产能向区域集中。不过必须强调,发达经济以看成不同工业行业和要素在既定区域集聚,由此圈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由于产业集群或产业产业集聚地区与非集聚地区形成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存在,使得该区域产业内竞争相对缺乏集群或区二元中心—外围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