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doc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doc

ID:51185859

大小:36.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1页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一般守则1进入试验室工作室前,必须穿工作服,离开试验室即应脱下,工作服应经常保持整洁。2从事化学分析操作时,必须保持冷静、沉着、细心、严格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不得有丝毫粗心、马虎大意。3拿酸瓶时一定要带耐酸手套,不要拿瓶盖应当拿瓶肚,若不方便时,先拿瓶盖试一试后,再从箱中提出。4操作室、工作台和仪器必须保持整洁,不得有任何操作的障碍物。应养成随时清扫的良好习惯。6禁止用实验仪器做食具或炊具,不得用口直接品尝鉴别未知物。7试验室所用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相符的标签,标明试剂名称及浓度。试剂应存放在阴

2、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日光暴晒。8带有放射性的药品,放射强度超过规定时,严禁在一般化验室操作。9工作完毕离开试验室前,应用肥皂洗手。并将各种试剂放置妥当,门窗关好,切断电源,然后方可离开。10试验室的室温除特殊设备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保持在13℃-25℃。室温过高或过低应采取调温措施,否则对安全不利。第二节防止中毒1能产生有害气体、烟雾或粉尘的操作,必须佩戴口罩及在良好的通风橱内进行。2任何化学试剂,如蔗糖、氯化钠、乙醇等不得使用和品尝。严禁试剂入口,用移液管取有毒样品时,应用橡皮球抽取。不得用嘴吸取如需以鼻鉴别试剂时

3、,应将试剂瓶远离鼻子,以手轻轻煽动,稍闻其味即可,严禁以鼻子对瓶口鉴别。3有机溶剂萃取操作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即使少量的蒸汽亦勿反复吸入,以免累积影响。4汞属于积累性毒物,使用时避免溅洒。不慎溅洒出的汞必须及时收集清除。收集废汞的瓶内应经常以水覆盖,防止汞气挥发。5倾倒氰化钾废液时,应加入氢氧化钠使其呈强碱(PH>12)后,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按重量计算1份硫酸亚铁对1份氰化钾),生成无毒的亚铁氰化钾后再排入下水道中。6开启挥发的试剂瓶(如乙醇、浓硫酸、浓氨水等)时,尤其在夏季或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先经流水冷却后再

4、打开,且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气液冲击引起事故。第三节防止燃烧和爆炸1在可能引起火灾的地方,均应放置灭火器材,并妥善保管。2挥发性的有机试剂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冰箱或铁柜内。使用挥发性试剂须远离火源。3在试验过程中,对易挥发及易燃性有机溶剂,如有必要加热排除时,应在水浴或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的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4严禁氰化剂与可燃物一起研磨。不能在纸上称量过量过氧化钠,5高温物体如灼热的坩埚、瓷舟或燃烧管等要放在不能起火的安全地方。6抽气过滤时,所用抽力不得大于抽气瓶壁所能承受的压力,以免受压过大而炸

5、碎。7操作室内不得存放大量易燃药品,少量易燃药品应放在远离热源的阴暗低温处,还应配备灭火器。8在进行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如测定亚铁、容量法钛等)操作时,应注意所用加热火力均匀,防止因烧瓶骤冷,瓶内压力骤然降低而引起爆炸。9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着人进行,例如过氧化钠熔融时,坩埚口不得对着人,必要时应戴口罩或使用防护挡板。10热的高氯酸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或还原剂接触时会产生剧烈爆炸,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浓高氯酸(70%~72%)应存放在远离有机物及还原物质(如乙醚、甘油、次磷酸盐等)的地方,以防止高氯酸与有机物或还

6、原性物质接触的可能。2)在使用高氯酸通风柜中不得同时蒸发有机溶剂或灼烧有机物。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将含有高氯酸与乙醚等有机物的混合物加热或蒸发(对此一规则的疏忽曾发生过最危险的破坏性的爆炸)。3)热的浓高氯酸与某些粉状金属作用时,因产生氢可能引起剧烈爆炸,因而溶样时,应先用其它酸溶解时或同时加入其它酸低温加热直到试样全部溶解。防止高氯酸单独与金属粉末作用。4)高氯酸烟与木材长期接触极易着火,凝聚的高氯酸蒸汽遇到氨化物也易爆炸,应定期用水冲刷。一切清扫工具必须用不能引起静电火花的材料制成。5)破坏试液中的滤纸和有机物时,必须先加

7、入足够量的硝酸加热冒烟,使绝大部分滤纸及有机物破坏,稍冷后再入浓硝酸和高氯酸冒烟破坏残余的碳化物,若过早加入高氯酸或硝酸量不足,在冒高氯酸烟时即有发生剧烈爆炸的危险。6)对前人未分析过的试样进行高氯酸处理时,或进行未曾做过的高氯酸参加的反应,最好先取微量样品作实验,观察有无爆炸的危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