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留守儿童的抚养类型及其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献综述.doc

[精品]留守儿童的抚养类型及其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献综述.doc

ID:51190855

大小:5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0

[精品]留守儿童的抚养类型及其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精品]留守儿童的抚养类型及其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献综述.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精品]留守儿童的抚养类型及其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献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守儿童的抚养类型及其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献综述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留守儿童,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者都在围绕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父母由于外出务工引起了农村留守家庭的亲子关系出现残缺或断裂,原先稳定的核心家庭或主干家庭模式出现开化。父母减少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联系的频率,同吋由于单一有限沟通方式,这使得家庭初级群体对子女教育与影响的功能大为削弱“。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反而要过早分担家庭的生计压力,并而临着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⑵。综合几篇期刊文献,留守儿童家庭有四种监护类型戏住:(一)隔代抚养型。外出务工最大的特点

2、就是能给家庭的经济情况带来较大改观,父母双方出去务工比单人务工更是有大的改善,因此,很多家庭都选择夫妻双方外出务工,这样孩子的监护权就由祖辈来承担了。这种监护类型缺少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长期发展下去,对于孩子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片,难以相互沟通。造成儿童在行为和习惯等方面形成放纵、任性的性格特点。(二)亲友代管型。即由父母的好友或者亲戚代管,这种管理-•般都存在不管不问的现彖。这种抚养方式,i方面监护人不自觉会对寄养的孩子有

3、所忽视,使其难以产生归属感,滋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另-•方面,监护人对儿童也是想管又不敢管。因而,寄养家庭往往给予儿童更多的只是吃饱、穿暖的表层关怀,很难涉及孩子的人格、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S。即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缺乏安全感,久而久Z就在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阴影,从而形成内向、怕事、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的性格。(三)自我管理型。即由孩子自己担负自我监护和教育责任。因为没有托付给比较合适的监护人,只能把孩子单独留在家。由于他们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不够,让他们口己监护口己,等于没有监护。这种情况i般是

4、父母在金钱上会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与父母缺乏平时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而的沟通,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满足上面。容易养成孩子奢侈、浪费、不知勤俭的不良行为习惯,自律能力较弱;缺乏安全感,人际关系。(%1)父母单方外出打工型。对于留守儿童家庭来说,有父母单方出去打工,丈夫儿女留守或者妻子儿女留守这种形式,这样的留守家庭形成了事实上的单亲家庭,对孩子血言是十分不利的。父母其屮一方长期不在家,使得孩子的个性发展存在缺陷,这种抚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普遍缺乏安全感。但相对于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家庭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亲子关系与亲子教育,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⑹

5、。因此认为,对于农村需要外出务工的家庭而言,至少有父母-•方留在家屮。参考文献:[1]贾淑芳•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适方法.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22-24.[2]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5-17.[3]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爆响•上海教育新研,2002,(9),25-2&[4]郭兴,王宇雄.影响昭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3.[5]吕吉,刘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6、及其影响.中国特殊教冇,2011,10,59-62.[61赵洁,林艳艳,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相关性.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6(1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