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上历史学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

部编七年级上历史学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

ID:51195795

大小:1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部编七年级上历史学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_第1页
部编七年级上历史学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_第2页
部编七年级上历史学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上历史学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初立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二、自主预习1.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2.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

2、者继续实行__________政策,注重________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3.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推行__________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__________。4.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库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三、合作探究1.西汉的建立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往往特指西汉和东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

3、和蔽护建筑檐头的建筑附件。右图所示瓦当上写着“汉并天下”四字。你认为该瓦当可能是为了纪念何事而作?2.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问题一: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问题二:结合历史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社会现状的原因有哪些?问题三:针对这样的社会境况,汉高祖及其后人均采取了什么政策?四、随堂演练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吸取秦亡教训    B.减

4、轻人民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2.“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A.高祖时期B.文景时期C.武帝时期D.光武帝时4.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汉文帝

5、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刘邦长安2.休养生息休养生息农业生产3.汉文帝汉景帝休养生息三十税一4.文景之治三、合作探究1.该瓦当是为了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建立西汉而作。2.问题一:西汉刚建立时,人民流连失所,土地荒芜,饥荒不断,人口锐减,社会动荡。问题二: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连年战争的破坏。问题三:休养生息政策。四、随堂演练1.D2.B3.B4.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