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绘画.ppt

印象主义绘画.ppt

ID:51199156

大小:3.69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3-19

印象主义绘画.ppt_第1页
印象主义绘画.ppt_第2页
印象主义绘画.ppt_第3页
印象主义绘画.ppt_第4页
印象主义绘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象主义绘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拉斐尔凡高伦勃朗从拉斐尔、伦勃朗到凡高,经历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漫长的艺术道路使得西方绘画无论是技法还是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带着对以上三幅作品的直观感受,来学习和体会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印象主义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经历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等阶段。虽然在19世纪先后出现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潮流和风格,它们也都具有不可否认的革新意义,但自印象主义倔起,欧洲艺术的现代风采方见端倪。从这时期起,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跳跃的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

2、全面突破,出现崭新的面貌,但也同时孕育着新的危机。印象主义(impressionl9n)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一是以莫奈为代表,一是以德加为代表。早期印象主义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

3、阿布尔度过。1874年4月,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基约曼等青年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Na—dar)的工作室举办展览,他们自称为“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他一直是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直到1926年以86岁高龄去世。、莫奈《日出*印象》《睡莲》莫奈习惯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果,笔法和敷色也十分自由,且富有写意性。作品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线和色彩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独立

4、的美。他的作品除了有印象主义特有的率直外,还有某些与自然相关联的神秘色彩。画面的朦胧性和宏大的装饰效果,也是他创作得显著特色。他的探索,无疑也给予以后的抽象主义画家以启发。德加德加出身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受过严格的古典主义教育,早期承袭安格尔画风。因家庭富有,不顾及自己作品的出路,画风没有随和世俗的味道。在技法上也作各种实验和探索,是使用多种技法和材料的艺术家。《芭蕾舞课》印象主义之后,在法国出现了被称之为“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思潮和派别。新印象主义的发起人为修拉和西涅克,他们试图用光学科学的实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新印象主义修拉西涅克原来学建筑的西涅克,与修拉密切合作,共同进行分

5、割色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创造点彩派的体系。被称作后印象主义的画家有,塞尚、高更、凡高、雷东等。这些画家经常在一起参加展览,但从未组成过团体,即使象印象主义那样松也没有。“后印象主义”一词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才被普遍使用的。它被用来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后印象主义”画家曾一度受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法则,试图另辟蹊径,他们从各个角度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后印象主义塞尚塞尚年轻时学过法律,爱好文学。22岁进入巴黎的“斯维塞画院”学习。此后一直靠自学迈入他终生不走运的画坛。塞尚很重视形象的质量感、稳定感和宏伟感——这正是他的艺术素质,是他特具的

6、结构主义艺术的先兆。他习惯用浓厚的色块表现对象的明暗关系,作品中尽情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深度感。在这幅画中,画家把红色沙发和模特儿身上的蓝绿色调,构成十分鲜明的对照,色彩响亮而协调。他的作品中,以夫人为模特儿的有25件。这一幅《红沙发上的塞尚夫人》便是其中之一。塞尚的艺术,像一颗超脱世俗的新星,打破了空间的悬隔,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世界。画家在19世纪最后20年的主张对后来艺术的发展有不可比拟的贡献,立体主义从他而源和开始。故塞尚被奉为“现代绘画之父”。高更高更,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三杰之一。他认为绘画效果主要是由线条和色彩组成的关系来表达的,而不追求空间的深度。高更讨厌传统的西方文化,但对埃及文化极

7、力称赞。他认为应回到埃及艺术的原则中去,反对模仿自然。1891年,高更离开法国前往塔希提岛,在那里创作了大量作品,反映了一种牧歌式乐观的情调,人物和环境都极有生命力。《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凡高凡高凡高,后期印象派三杰之一。被20世纪的画坛奉为表现艺术的画圣。凡高一生内心充满忧郁,对生活与理想疑虑万千,病魔又一再折磨着他,但凡高的作品决不是表现了自己不立志的状态,他笔下记录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