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pdf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pdf

ID:51213116

大小:217.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pdf_第1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俞燕(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昆山215316)摘要:高职教育强调“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高职英语教学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注重高等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交际能力,以及应对各种涉外业务和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高的辅助教学手段.有许多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职英语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对于以实用性为原则的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英语教学资源。开发

2、教学软件,制作直观形象的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来说,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发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动态、逼真的语言学习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真实化的语言学习和应用情和应用环境。它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境.无疑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率,实现高职英语实用性和应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和学生英语用性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应用能力的提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CAI教学(computerassistedin.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英语struction)已经在大

3、中小学普及。CAI教学集图文、音效等于一教学体,将教学内容直观、快捷地传授给学生,为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我对现代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就业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结合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感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受如下应改变单纯从教材出发、从本本出发的传统思想,树立从高职的运用。通过这种结合,可以较好地调整教学改革的方向,给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实际出发的观念,不从教材到学生,而因从予教师较大的自由度,不必为某一考试的通过率而困惑,可以学生到教

4、材,本着“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则,针对三大语言教学模块各自对学生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相应模块的考试,进入自己所需要的下一个模块中学习。因适合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所需要的教材。而.这从各层面、立体性的角度构建了在人性化教学基础上的例如,在语言教学模块中,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学生为本、动态管理为特征的高职高专英语评估方法。选用《新编实用英语》(1—4),该教材突破传统教学思路,遵循周济同志在2004年l0月26日的讲话中指出.教学评估是“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

5、”和“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教学思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新阶段新要求的必然产物,是教育部高路,强调对学生听、说技能的训练,把读、译、写的教学目标放度重视教学工作,狠抓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在培养阅读涉外业务交际资料及模拟套写应用文的能力上,要举措,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重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针对具要步骤。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既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有一定或良好语言基础的学生,可选用《实用英语》(1—4),该点,又是各项工作的归宿。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达教材选川文章题

6、材丰富,词汇量大,在以听、读、译、写为主线到了目的,就是要看高等学校是否培养出了高素质的人才.是巾,突出对学生“读”“译”能力的培养。否向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知识成果。提高质量靠的是学生、教上海市的调查分析建议,要加大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力度。师和学校领导,其中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提高教学质所谓立体化教材,是指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多媒体教量首先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努力学习.善学资源和各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于学习,快速成才。我们现在研究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中的学生的集合,不仅要有主教材,还要有辅

7、助出版物:不但要有低介评估,正是为了促进学生间的互助,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质教材,还要有音像制品、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也能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最体教材。终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五、高职学生对教学管理的评估我们认为,对于教学管理模式,应实行目标和过程相结合参考文献:的管理模式,切实保证三大教学模块的教学效果.从而确定合[1]蔡基刚,武世兴.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传统教学理的动态性的评估方法。一方面,我们应将教育部在全国统一模式[J].外语界,2003(6):2—7.实行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

8、力考试”视为目标管理的龙头.[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以新《基础要求》为依据,既测试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试行)[M].2000.11.又考核其掌握应用性语言的能力,把应用能力与考试作为从[3]张尧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