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pdf

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pdf

ID:51213670

大小:374.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1

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pdf_第1页
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pdf_第2页
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pdf_第3页
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王海涛(川币,Il610068)摘要:萧公弼是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其《美学·概论》是最早系统译介现代西方美学的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美学概论类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美学史价值。该书自觉借鉴西方美学对佛教美学、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等传统美学思想加以创造性阐释,在保持现代性品格的同时也彰显出独特的本土品格和传统特色.对客观评价中国现代美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学界对该书涉及的部分西方美学家认定有误。为此本文做了适当校正。关键词:萧公弼;美学·概论;传统美学;现代美学中图分类号:B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

2、编号:1004--0544{2014)05—0082—05现代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影响资源在现代美学体系建构中的重要性并努力将之与以西下被动地创立的。这一认知无疑有其道理。因为作为一门方美学为主的外来美学资源融合.从而对撞生成具有新学科的美学并非中国本有的。而是经由El本从西方引入的生命力的美学思想。萧公弼就是这一建构过程中不能的。关于西方美学具体的引入过程乃至美学这一名称的忽视的重要美学家。由来已经一些学者考定,不需本文重述。但对于中国现代美学被动生成的牢固观念似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任何一、萧公弼及其创作概况一种外

3、来文化得以引入本土并产生影响都离不开适合的关于萧公弼的生平资料很少,仅从有限的资料中可本土文化环境,也必然受到本土接受者个体化的接受心以知道他曾为《寸心》杂志编辑部成员并曾与彭举等人一态和期待视野的制约。不可否认,在中国现代美学的初创起创办《世界观》杂志。《寸心》杂志由何海鸣于1917年1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接受心态是被动型的。表现为急切月创办于北京,以文艺为主,兼及政沦、时事等,同年7月的吸纳引入而缺乏本土化的阐释,更谈不上融汇创新以停刊。萧公弼的《美学·概论》即在该刊第一、第二、第三、第建构不同于传统美学的真正中国化的新美学。此

4、种印记.四、第六期连载,但因杂志停刊而未刊完。亦不知是否有完我们在现代美学的一批奠基学者如王国维、梁启超、蔡元整未刊稿。发表《美学·概论》时萧公弼尚为四川工业专修培、吕激等身上都可见出。尽管他们都是传统文化学养深学校学生,但此前已在《学生杂志》发表过不少文章。主要厚的学者,也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借用某些传统美学有:《易为中国之灵魂学》(1915年第2期)、《释我》(1915概念和命题阐释西方美学问题,但其总体倾向仍是以西年第3期)、《细胞奇妙观》(1915年第3期)、《修养谭》释中式的。即使像《人间词话》这样采用传统美学表述体例(

5、1915年第4期)、《科学国学并重论》(1915年第4期)、的著作也并未实现中西美学的根本性融合。当然这样的《研究哲学之要点》(1915年第4期)、《读康德人心能力论要求对于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型学者而言是书后》(1915年第6期)、《古之卫生术》(1915年第1l期)、过于苛刻了《责任心与生活力》(1916年第2期)、《改良社会为学生应尽管如此,我们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就是从中国尽之天职》(1916年第4期)。这些文章所涉问题杂多,且现代美学的创立之初就有传统美学的自觉介入,而且这多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我们从中可以比较清晰

6、地见出作者种介入随着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历程的展开而得到了不断的旨趣所在,正如他在《研究哲学之要点》中所说“弼虽置强化。由王国维到宗白华而逐步完善的具有本土品格和身工业,酷嗜哲学”,其对康德哲学尤有会心。考之前述诸现代特性的意境理论的形成就是典型代表。可以说,一批文章,《易为中国之灵魂学》、《研究哲学之要点》和《古之卫现代美学家在不断探索中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传统美学生术》颇能体现萧公弼的哲学观,可与《美学·概论》相参基金项目:四川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014年度课题;20世纪上半期中国美学的传统意识。作者简介:王海涛(1976一),男,山

7、东高唐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一82—文史I三地■戬月刊2014年第05期照。亦多有所现,可见作者并非将美学研究局限于学院内,而《易为中国之灵魂学》批评了中国无灵魂学的观点,这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共通品格,我们于王国维、蔡元培、通过与西方灵魂学说对比深入阐述了《易经》的灵魂观,肯朱光潜、宗白华等人的著述中皆可见出。至于被作者当作定了中国传统精神哲学。萧公弼指出《易经》、老子、庄子、直接参考文本的美学著作到底为何人所著则需做一点考列子乃至宋儒都有丰富的灵魂学说,与西学颇有相

8、同之证。叶朗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疑为奥地利哲处。如谓易之太极似西人之一元论,阴阳似西人之二元论,学家、心理学家埃伦费尔斯·撒瑞斯坦·伦冯”,此说误,应此等说法虽牵强.但其初衷则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自身为奥匈帝国维也纳大学教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