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doc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doc

ID:51240481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0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doc_第1页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doc_第2页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doc_第3页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doc_第4页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解释下列名词:凝聚系统,介稳平衡,低共熔点,双升点,双降点,马鞍点,连线规则,切线规则,三角形规则,重心规则。解:凝聚系统:不含气相或气相可以忽略的系统。介稳平衡:即热力学非平衡态,能量处于较高状态,经常出现于硅酸盐系统中。低共熔点:是一种无变量点,系统冷却时几种晶相同时从熔液中析出,或加热时同时融化。双升点:处于交叉位的单转熔点。双降点:处于共轭位的双转熔点。马鞍点:三元相图界线上温度最高点,同时又是二元系统温度的最低点。连线规则:将一界线(或其延长线)与相应的连线(或其延长线)相交,其交点是该界线上的温度最高点。切线规则:将界线上某一点所作的切线与相应的连线相交,

2、如交点在连线上,则表示界线上该处具有共熔性质;如交点在连线的延长线上,则表示界线上该处具有转熔性质,远离交点的晶相被回吸。三角形规则:原始熔体组成点所在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表示的物质即为其结晶产物;与这三个物质相应的初初晶区所包围的三元无变量点是其结晶结束点。重心规则:如无变点处于其相应副三角形的重心位,则该无变点为低共熔点:如无变点处于其相应副三角形的交叉位,则该无变点为单转熔点;如无变点处于其相应副三角形的共轭位,则该无变点为双转熔点。 2.从SiO2的多晶转变现象说明硅酸盐制品中为什么经常出现介稳态晶相?解:在573℃以下的低温,SiO2的稳定晶型为b-石英,加热至5

3、73℃转变为高温型的a-石英,这种转变较快;冷却时在同一温度下以同样的速度发生逆转变。如果加热速度过快,则a-石英过热而在1600℃时熔融。如果加热速度很慢,则在870℃转变为a-鳞石英。a-鳞石英在加热较快时,过热到1670℃时熔融。当缓慢冷却时,在870℃仍可逆地转变为a-石英;当迅速冷却时,沿虚线过冷,在163℃转变为介稳态的b-鳞石英,在117℃转变为介稳态的g-鳞石英。加热时g-鳞石英仍在原转变温度以同样的速度先后转变为b-鳞石英和a-鳞石英。a-鳞石英缓慢加热,在1470℃时转变为a-方石英,继续加热到1713℃熔融。当缓慢冷却时,在1470℃时可逆地转变为a

4、-鳞石英;当迅速冷却时,沿虚线过冷,在180~270℃转变为介稳状态的b-方石英;当加热b-方石英仍在180~270℃迅速转变为稳定状态的a-方石英。熔融状态的SiO2由于粘度很大,冷却时往往成为过冷的液相--石英玻璃。虽然它是介稳态,由于粘度很大在常温下可以长期不变。如果在1000℃以上持久加热,也会产生析晶。熔融状态的SiO2,只有极其缓慢的冷却,才会在1713℃可逆地转变为a-方石英。对SiO2的相图进行分析发现,SiO2的所有处于介稳状态的熔体的饱和蒸汽压都比相同温度范围内处于热力学稳定态的熔体的饱和蒸汽压高。而理论和实践证明,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具有最小蒸汽压的相

5、一定是最稳定的相。所以由于晶型转变速度不同,在不同的加热或冷却速率下,硅酸盐制品中经常出现介稳态晶相。 3.SiO2具有很高的熔点,硅酸盐玻璃的熔制温度也很高。现要选择一种氧化物与SiO2在800℃的低温下形成均一的二元氧化物玻璃,请问,选何种氧化物?加入量是多少?解:根据Na2O-SiO2系统相图可知最低共熔点为799℃。故选择Na2O能与SiO2在800℃的低温下形成均一的二元氧化物玻璃。 4.具有不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二元相图〔图10-12(c)〕在低共熔点E发生如下析晶过程:LA+C,已知E点的B含量为20%,化合物C的B含量为64%。今有C1,C2两种配料,已知

6、C1中B含量是C2中B含量的1.5倍,且在高温熔融冷却析晶时,从该二配料中析出的初相(即达到低共熔温度前析出的第一种晶体)含量相等。请计算C1,C2的组成。 解:设C2中B含量为x,则C1中B含量为1.5x,由题意得:  所以C1组成B含量为26%,C2组成B含量为17.3%。 5.已知A,B两组分构成具有低共熔点的有限固溶体二元相图〔图10-12(i)〕。试根据下列实验数据绘制相图的大致形状:A的熔点为1000℃,B的熔点为700℃。含B为0.25mol的试样在500℃完全凝固,其中含0.733mol初相α和0.267mol(α+β)共生体。含B为0.5mol的试样在同

7、一温度下完全凝固,其中含0.4mol初相α和0.6mol(α+β)共生体,而α相总量占晶相总量的50%。实验数据均在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定。解:设C点含B为x%,E点含B为y%,D点含B为z%,由题意借助杠杆规则得关系式:     解得: x=5.1%y=79.9%z=94.9%由此可确定C、D、E三点的位置,从而绘出其草图。 6.在三元系统的浓度三角形上画出下列配料的组成点,并注意其变化规律。1.A=10%,B=70%,C=20%(质量百分数,下同)2.3.A=10%,B=20%,C=70%4.5.A=70%,B=20%,C=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