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pdf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pdf

ID:51240620

大小:1.44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pdf_第1页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第12期(总第189期)江西建材建筑与规划设计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刘建国■福建省千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福建莆田351100摘要: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们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伤害。基于此,节能减色交通出行方式。构建良性循环的城市交通体系,在促进城市经济发排、低碳环保等理念正式被提出,并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低碳理念作为展等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学术界对城市布局规划理论研一项重要理念,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究成果较多,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

2、发展过度消耗,且能够实现对城市广场、道路等方面的合理规划。文章从低碳模式,将绿色交通作为空间结构的核心,以此来实现对城市的优化布理念概念入手,分析其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局,逐步减少碳排放量。现状,在此基础上围绕着低碳理念,从空间布局、交通建筑等多个角度对城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导向,加强对国际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抓住市规划与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最佳时机,先行先试,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实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现对成本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制

3、度、政策层面上促使原有污染工[3]业、设备及企业逐渐退出,减少对城市环境构成的污染。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创建环保低碳新型城市环境成提高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能耗行业的准确标准,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为城市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低碳城市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略,强调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的占比,大力发有的高度。规划与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涉展现代服务行业,从而促进城市朝着低碳方向发展。及内容较多,且覆盖范围较广,是环境污染防范的关键点。因此将低碳3.2合理规划空间

4、理念引入到实践工作中非常必要,这不仅能够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且能目前,我国城市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紧凑城市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减少对环空间结构布局与人口密度之间的矛盾。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低碳城市规境的破坏。划,应对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估,制定科学、合理1低碳理念概念及其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的碳排放量标准,选择出最佳城市空间结构方案。如针对城市内部不低碳,是指最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不需要借助人类创造的环境,[4]同的功能分区,可以规划为产业区、居民区及C

5、BD新区等。另外,值而是生活、工作在自然通风、采光环境当中。而所谓低碳理念,渗透至得关注的是,在实践中,为了提高城市规划方案可行性,应结合其功能人们生产、生活多个方面,其衍生出来的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概念,逐进行空间结构设计,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针对低碳产业发展要给予渐深入人心,并体现到具体实践活动之上,其核心表现在研发、推广节更多引导和支持,最大限度上激发低碳产业影响力,减少对城市环境的能技术、环保技术等方面。破坏。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通过零碳排放、低碳技术研发等达3.3引进节能交通、建筑到节约能源、减少

6、碳排放目标。城市规划及设计中,低碳理念是一种实交通与建筑作为现代城市能耗最大的两个产业,占总能耗的70%[1]现节能减排与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此来促进城市持续发展。在此基以上。因此要大力推广绿色交通规划,构建将公共交通为核心的交通础上针对城市的规划,需要立足于原有城市形态、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模式,倡导低能耗出行方式。统计发现,我国北京地区,小汽车出行比方法,科学、合理布局,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最后建设例没降低一个百分点,能够减少碳排放量20万吨以上。当前,我国城出自然和谐发展新型城市形态。构建低碳城市是

7、一项复杂性工程,涉市公交出行比例较低,仅为40%,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10%以及内容较多,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注。上[5]。因此基于低碳理念,对城市规划与设计,应通过合理的规划适2当前城市规划现状当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积极建设地铁、城铁及机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极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在此基础上,能够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大支持。据统计,自1978年至2000年,短短20年之间,我国小城镇由最行车道,从而实现绿色出行目标。而针对对外交通规划来看,应推行将初的

8、2177个增加到20000多之多,且城市数量由190个增加到664个,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逐步构建立体化交通网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但同时,我们能够发现能源消耗过度,对城市环络,从而实现对交通的高效规划和控制目标。境构成了一定污染。如我国江苏省综合能源消耗率由2006年的4800万针对城市建筑规划,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本地气候条件的研究,制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