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pdf

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pdf

ID:51240736

大小:1.38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pdf_第1页
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第9期(总第186期)江西建材建筑与规划设计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闫瑞芳■清徐县建筑设计室,山西清徐030400摘要: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规范,结合本人多年工作实践,对多层砖混结构抗震行抗震设计。设计从场地的选择、建筑平立面、层高和层数的限值,抗震构造措施中圈4满足抗震构造要求梁和构造柱的设置作了探讨。对于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砌体结构关键词:砖混结构层高和层数圈梁构造柱的构造重点是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多次震害表明,设置圈梁和构造柱是最经济有效的抗震措施。设置了构造柱和圈梁的砌体有效加强了砖混结构是我国县镇乡村最常见一种结构形式,在我所处的清徐结构的整体性,提

2、高了墙体的变形能力使墙体裂缝的开展得到有效控县城砖混结构在住宅建筑中的比例占到80%以上。从历次地震经验制。得知,砖混结构按照国家抗震规范设计,施工质量保证,砌体房屋还是(1)在多层砖混房屋中设置圈梁,位置沿楼板标高处,使楼盖与纵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复杂性,设计人员横墙构成整体的箱型结构,降低砖墙倒塌的可能性,同时加强内外墙的要牢记抗震设防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到”。现结合现行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特别是在屋盖和基础顶面处设置的圈梁具国家抗震规范GB50011-2010对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从以有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的能

3、力。现浇钢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已的体会。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配筋应符合GB50011-2010表7.3.4,截面高度1建筑场地的选择最小120mm,圈梁设置应闭合,如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搭接长度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图设计前,首先应做地质勘探报告,了解该场地的地震活动情况、各土层地质情况,明确场地是抗震有利地段、不利LIE,当圈梁兼做过梁时,应附加过梁钢筋,圈梁配筋作为构造配筋,不得计入过梁配筋。地段还是危险地段。清徐县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陡向东南缓表7.3.4砖房圈梁配筋要求展布,西北区域为冲击平原,土层构造为砂卵居多承载力高,液化判别为无液化,场地类别评判为二类,为抗震有利地段。一般挖

4、除杂土层即烈度配筋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县城东南区域为平原,由粉土和粉黏土构成,6、789液化等级中等—严重,场地类别评判为三类,为抗震不利地段,一般需最小配筋4¢104¢124¢14做复合地基。最小箍筋间距(mm)2502001502建筑物平立面设计建筑平面布置对结构的规则性影响重大,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需(2)砌体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提高10-30%的抗剪承载力,要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密切配合。简单对称的建筑在地震时不容易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增加砖混房屋的延性,且增加的成本也不大。另破坏。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建筑物在平面满足功能要求,立面满足建筑外合理设置构造柱,可利用其塑性变形来消耗

5、地震能量,起到增强房屋造型的前提下要尽量规则整齐,避免凹凸,避免头重脚轻,屋面楼梯间、的整体作用,大大提到抗震能力。构造柱最小截面240x180mm,纵下钢水箱间凸出部分的高度要控制,同时要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筋采用412,箍筋间距宜小于250mm,且在构造柱上下端范围加密箍均匀性。又窄又高的建筑易造成整体弯曲破坏,规范规定8度区,房屋筋间距100mm。清徐县位于八度区,超过五层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最大高宽比2,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适当放宽高宽比的限值。但是采用414,箍筋间距小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加大截面和配单面走廊和挑檐式建筑,如教学楼、医院等计算高宽比时总宽度不能

6、包筋,但注意不宜将构造柱截面太大,构造柱也称抗震柱,它是专门为抗括走廊宽度。震而设置的,结构设计时不宜将构造柱设计为承重柱。构造柱的设计3砌体房屋的总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限部位,应满足抗震规范7.3.1条的设置要求。砌体结构主要通过对建筑高度和楼层数量等的限制来实现抗震设①规范7.3.1条规定“楼梯斜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设置构造计的基本要求。清徐县地处8度区,按照国家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柱”,其目的是为了使楼梯间成为约束砌体,结合实际工程中的楼梯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g,多层砌体房屋总层数最高为6层,最大高寸,通常情况下,在楼梯斜梯段上、下端对应的砌体处设置构造柱,可使度18米。

7、构造柱的间距不大于4米,增强对砌体墙的约束能力。此要求既适用(1)最大高度是在设置了圈梁、构造柱满足规范基本抗震要求下于楼梯间斜梯段上下端设置楼梯梁,楼梯荷载通过平台楼梯梁直接传的房屋高度,房屋高度一般按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的高度,不包括屋给墙体的情况,也适用于楼梯斜梯段上下端不设楼梯梁的情况。②规顶构架、局部凸出屋面的楼梯间等高度。作为屋顶“局部凸出”考虑范7.3.1条规定“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对“大房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