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pdf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pdf

ID:51248729

大小:177.4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pdf_第1页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3.02.083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张甫(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摘要:本文就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关键词:预应力;原因分析;预防措施;治理方法中图分类号:TU757.1+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013)02—0178—02O前言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正以前所有的规模在各地展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因跨径大、自重

2、轻、承载力高、设计经济合理、施工简单易行、施工工艺成熟、临时设施投入较少等优点,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后张拉预应力施工作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的核心工艺,因其受力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业人士热烈研究和探讨。1后张拉预应力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1.1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1)现象。张拉过程中锚杯突然抖动或移动,张拉力下降。有时会发生锚杯与锚垫板不紧贴的现象。(2)原因分析。锚垫板安装时没有仔细对中,垫板面与预应力索轴线不垂直。造成钢绞线或钢丝束内力不一,当张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力线调整,会使

3、锚杯突然发生滑移或抖动,拉力下降。1.2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1)现象。预应力张拉后,锚板下混凝土变形开裂。(2)原因分析。通常锚板附近钢筋布置很密,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混凝土疏松或仅有砂浆,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受力后变形过大。1.3滑丝与断丝(1)现象。锚夹具在预应力张拉后,夹片“咬不住”钢绞线或钢丝,钢绞线或钢丝滑动,达不到设计张拉值。张拉钢绞线或钢丝时,夹片将其“咬断”,即齿痕较深,在夹片处断丝。(2)原因分析。锚夹片硬度指标不合格,硬度过低,夹不住钢绞线或钢丝;

4、硬度过高则夹伤钢绞线或钢丝,有时因锚夹片齿形和夹角不合理也可引起滑丝或断丝。钢绞线或钢丝的质量不稳定,硬度指标起伏较大,或外径公差作者筒介:张甫(1987一),男,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设工程技术工作。超限,与夹片规格不相匹配。1.4波纹管线形与设计偏差较大(1)现象。成型的预应力孔道与设计线形相差较大。(2)原因分析。浇筑混凝土时,预应力波纹管没有按规定可靠固定。波纹管被踩压、移动、上浮等,造成波纹管变形。1.5波纹管漏浆堵管(1)现象。用通孔器检查波纹管时发现内有堵塞;采用在混凝土未浇筑前波纹管内先置钢绞线后浇混凝土的,发现先置的钢绞

5、线拉不动。(2)原因分析。波纹管接头处脱开漏浆,流入孔道。波纹管破损漏浆或在施工中被踩、挤、压瘪。波纹管有孔洞。1.6张拉钢绞线延伸率偏差过大(1)现象。张拉力达到了设计要求,但钢绞线延伸量与理论计算相差较大。(2)原因分析。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与设计采用值相差较大。孔道实际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差较大,以致实际的预应力摩阻损失与设计计算值有较大差异;或实际孔道摩阻参数与设计取值有较大出入也会产生延伸率偏差过大。初应力采用值不合适或超张拉过多。张拉过程中锚具滑丝或钢绞线内有断丝。张拉设备未作标定或表具读数离散性过大。1.7预应力损失过大(1)现象。预应力

6、施加完毕后钢绞线松驰,应力值达不到设计值。(2)原因分析。锚具滑丝或钢绞线内有断丝。钢绞线的松驰率超限。量测表具数值有误,实际张拉值偏小。锚具下混凝土局部破坏变形过大。钢绞线与孔道间摩阻力过大。1.8预应力孔道注浆不密实(1)现象。水泥浆从入口压入孔道后,前方通气孔或观察孔不见有浆水流过;或有的是溢出的浆水稀薄。钻孔检查发现孔道中有空隙,甚至没有灰浆。(2)原因分析。灌浆前孔道未用高压水冲洗,灰浆进入管道后,水分被大量吸附,导致灰浆难以流动。孔道中有局部堵塞或障碍物,灰浆被中途堵住。灰浆在终端溢出后,持续荷载继续加压时间不足。灰浆配制不当。如所用的

7、水泥沁水率高、水灰比大,灰浆离析等。1.9预应力孔道灌不进浆(1)现象。灰浆灌不进孔道,压浆机压力却不断升高,水泥灰浆喷溢但出浆口未见灰浆溢出。(2)原因分析。管道或排气孔受堵,波纹管内径过小,穿束后管内不通畅,浆液通过困难,孔道内落入杂物。2后张拉预应力施工中常见问题防治措施2.1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锚垫板安装应仔细对中,垫板面应与预应力索的力线垂直。锚垫板要可靠固定,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移动。如果出现可另外加工一块楔形钢垫板,楔形垫板的坡度应能使其板面与预应索的力线垂直。2.2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锚板、锚

8、垫板必须在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以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因张拉预应力索而产生的压应力和主拉应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