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

ID:51259342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0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北林区津河镇中学校陈继东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课,《山水画的意境》教材分析:山水画的意境是一篇文艺论文。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的《漫谈山水画一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中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文章共10个段落。开门见山,在第一段就明确地提出观点“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下来,文章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认识顺序展开论述。第二段作者先用下定义的方式做出界定,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生情。之后第3、4段借助实例进行具体说明。第5段开始,作者

2、集中探讨“怎么样”的问题,这是文章论述的重点。作者认为要获得意境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第6段举齐白石画虾的实例,论证了要深入全面的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第7段举毛主席《沁园春·雪》的例子证明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第8段作者借助自己的创作体会来谈。作者指出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指出长期观察的重要性。强调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会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情感,说假话不行。最后在第9段探讨了意境与意匠的关系。指出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

3、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设计意图:一、通过课本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什么是议论,论述性的文字的特点是什么。区分观点课证据。明确观点的证据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自主独立地阅读议论性文章打下坚实基础。二、把握意境的内涵,了解创作意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握古代文艺作品的创作规律,从而有效地鉴赏古代诗文及绘画、音乐艺术作品。三、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证思路,本文界定基本概念,再逐层论证,由理论探讨,实例分析逐步过渡到创作实践,思路清晰,可为学生写作提供借鉴。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议论性的文章,对于观点的证据,论证思路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在写议论文方面的不

4、足也很多,比如对于议论的语言特点认识比较模糊,论证思路的把握不到位,写作实践能力较弱,缺少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差。本课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实例,逐步帮助学生解这些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区分议论性文字与记叙性文字,初步了解并掌握议论文语言的特点。2、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的内容,分析所举事例,结合实例与作者观点关系3、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重点:1、区分议论性文字和记叙性文字,掌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2、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所举是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间的关系

5、。难点: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词,经常会听到“意境”这个词,比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雄浑的意境。刘禹锡的《秋日》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变引诗情到碧霄”一联构成了潇洒豪迈、洒脱的意境。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中话句画缠绵,构成的缠绵悱恻,无尽的缱绻意境等。可以说,意境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今天李可染先生将通过山水画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什么是意境。二、教学新课:(一)、认识作者:李可染(1907—1989)

6、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自幼既喜欢绘画,13岁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画牛。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里讲到,什么是意境。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的事物精粹的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音度的艺术加工达到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境界,就叫意境。(二)、识记字音词义:惆怅(chóuchàng):伤感、失忆。夔( kuí)州渲(xuàn)染意匠:诗文,绘画等的构思布局。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睡眠的光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富丽堂皇:形

7、容宏伟华丽,气势宏大。、金碧辉煌:形容色彩并带华丽,光彩夺目。(三)、文章初探:了解把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①初探课文,画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②归纳整理,说明议论性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四)、明确概念,梳理思路:①说明什么是“意境”。明确意境就是景与物的结合,写景就是意境。②结合全文回答怎样才能获得意境。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悟,然后将这种感情与画作结合起来,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③是否把握了意境以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作品。明确:作者认为处理意境之外,还需要意匠,意匠就是加工手段,只有意境没有意匠,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