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渗漏成因分析及设计方案比选

水库大坝渗漏成因分析及设计方案比选

ID:51277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21

水库大坝渗漏成因分析及设计方案比选_第1页
水库大坝渗漏成因分析及设计方案比选_第2页
水库大坝渗漏成因分析及设计方案比选_第3页
水库大坝渗漏成因分析及设计方案比选_第4页
水库大坝渗漏成因分析及设计方案比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库大坝渗漏成因分析及设计方案比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库大坝渗漏成因分析及设计方案比选-水利施工1、西郊水库情况  1.1工程概况  泾惠渠西郊水库位于三原县城以西约2km的清河干流上,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三等中型水利工程,总库容3405.5万m³,其中有效库容1984.1万m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库于1997年12月开工建设,2002年4月进行了蓄水安全鉴定,2003年9月下闸蓄水试运行,2005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导流排沙泄洪洞、抽水站等工程组成。  1.2效益发挥  水库建成以来,累计调蓄水量2.4亿m

2、³,提供灌溉水量2.0亿m³,累计灌溉农田223万亩次。在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回补地下水,缓解灌区夏灌严重缺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泾惠渠灌区初步形成了“渠首稳流、腹地蓄水、丰存枯用、优势互补”的供水格局。  2、存在问题  2.1右坝肩  西郊水库建成近九年来,年均供水量2220万m³,远低于原设计年供水量3050万m³。其主要原因是坝肩渗漏问题,限制了水库正常蓄水位,较大的影响了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西郊水库投运后,按照蓄水验收会议规定的限定水位,水库在2004年9月蓄至415m高程。2005年11月、2006年12月水库先后两次蓄至41

3、9.54m高程时,发现右坝肩渗流变混,最大渗流量达2.7L/s,同时出现浑水,最大含泥量为6%,逸出高程399.34m。  2008年汶川地震后,泾惠局实施了西郊水库右岸渗漏处理工程,采用砼防渗墙进行右坝肩防渗处理。工程2009年1月开工,同年7月完成,2010年2月通过验收。工程实施后,水库经过两年多的调蓄过程,右坝肩渗流量明显减小,渗流清澈,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消除了右坝肩存在的隐患。  2.2左坝肩  但大坝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尤其是左坝肩的渗漏问题。为此,管理局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西郊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2009年6月省厅对大坝进行了安

4、全鉴定。2011年3月经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核查,核查意见指出:“大坝两坝肩在393.50m~399.50m高程存在透水层,左坝肩地下水位高于右坝肩,存在渗透,坝后右坝肩约在400.00m高程以下岸坡渗水,最大渗流量约3.0L/s;大坝两坝肩下游岸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  3、渗漏原因分析  坝肩渗流出现异常情况后,通过地质补充勘察及对以往工程资料、渗流检测、地下水位观测等的分析研究,认为发生渗流异常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从地层结构及岩土特性看,⑥、⑦、⑨粉质壤土层属中等透水层,⑥、⑦层分布高程407.0m~420.0m,⑨层分

5、布高程393.5m一405.0m,存在着渗漏的工程地质条件。  (2)从水文地质条件看,修库前,地下水向河床排泄,修库后,库水补给地下水,抬高了地下水位,增大了实际水力坡降,致使出水点(泉眼)水量变大。  (3)据竣工地质报告,右坝肩坝轴线上游15m~30m处有一落水洞塌落体,分布高程414.0m~417.0m,岩性为轻粉质壤土,松散;右岸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时,发现防渗墙与420.0m高程平台交点至416.4m有一空洞,南北宽2.6m~3m,深度大于3m,防渗墙开挖施工时将大量虚土填人。上两处土体抗渗性能低于原状土层。  (4)泄洪排沙洞开挖过程中曾

6、多处塌方,塌方段存在严重缺陷,后经壤土水泥浆回填灌浆,质量验证基本符合要求。但在打孔取样过程中,清洗钻孔时还有不回水现象,表明局部有空洞或有松动土层存在。  (5)对左右坝肩渗流进行计算,年总渗漏量31万m³,加坝基渗漏量为35.4万m³,占兴利库容的1.8%,属于正常范围。  (6)原设计坝肩防渗墙先期施工,防渗墙底高程406m,顶高程420m,两岸长度各为100m。坝基清基及岸坡削坡时防渗墙已施工完成,在清基过程中发现大坝两坝肩393.5m~399.5m之间存在透水互层,两坝肩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未能截断该透水互层,致使坝体与坝肩结合部位无法正常施

7、工,虽然采用水泥固化土进行坝肩封闭处理,但坝肩渗漏通道依然存在;坝前深层搅拌桩防渗墙,在垂直方向上两墙高程不衔接,在平面位置上两墙不搭接,仍然不能解决坝肩绕渗问题。  4、防渗方案设计  目前,国内常用的截渗加固措施主要有灌浆(充填和劈裂)、高压喷射灌浆、土工膜及混凝土防渗墙等技术。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到采用灌浆和高压喷射灌浆超过30m深度后,施工难度较大,质量较难控制等因素,本次除险加固设计重点就土工膜防渗和混凝土防渗墙两种形式进行设计比较,以选出适合本工程的合理方案。  4.1土工膜防渗  土工膜防渗方案是在大坝上游左岸岸坡上铺设复合土工膜

8、,以达到防渗目的的施工方法。  土工膜铺设深度应至坝肩的相对不透水层,铺设长度应满足大坝绕坝防渗的要求。经对上游岸坡绕坝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