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带钢肋混凝土球壳结构分析.pdf

某带钢肋混凝土球壳结构分析.pdf

ID:51279178

大小:1.53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3

某带钢肋混凝土球壳结构分析.pdf_第1页
某带钢肋混凝土球壳结构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某带钢肋混凝土球壳结构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8期(总第137期)江西建材建筑与规划设计某带钢肋混凝土球壳结构分析■陈进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370摘要:本结构采用单层肋环式球形网壳+混凝土球壳体系,跨度67.8m。采用3弹性分析及设计结果SAP2000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弹性阶段分析,并通过理论计3.1竖向变形结果算公式计算壳体应力和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考虑施工过程的在恒载+活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17.3mm,最大跨度67.8m,挠结构分阶段稳定分析,在考虑荷载变化、壳体刚度变化和初始缺陷的不跨比为1/3919,远远超过规范所要求的最大挠跨比范围,可

2、见本结构同影响因素下,验证结构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并提出施工措施提高施工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竖向变形。过程的稳定性;3.2混凝土球壳应力分析关键词:混凝土球壳稳定分析初始缺陷施工模拟在恒载+活载作用下,大部分压应力在2.6Mpa~3.9Mpa1工程概述之间,球壳最大压应力为5.本结构大屋盖采用单层肋环式球形网壳+混凝土球壳结构(图1),0Mpa左右,小于fc=14.大屋盖直径67.8m,矢高15m(跨高比4.52),支撑于周边均匀分布的123Mpa,满足设计要求。仅在根混凝土柱(直径1500)以及环梁上。屋盖投影面积约为3610#。在超边缘处局部出现拉应力,设

3、计过60m跨度的穹顶采用该结构体时通过在此处加腋和配双层系,在国内十分罕见。屋顶标高为双向钢筋解决。本工程参考30.000m,由于表演需要,屋盖下方[1]文献的方法在不考虑钢肋吊有双层钢结构马道,标高分别为的情况下对混凝土球壳应力18.500m和23.000m,马道层通过吊进行验算复核。计算结果显柱与屋面相连。示其平均径向压应力为2.图3混凝土壳体应力图本结构位于广东珠海,工程抗12MPa,由于吊柱或者马道的震设防烈度为7度,Ⅲ类场地,设不均匀荷载作用下,程序计算的结果较公式结果略大,但差别并不大,计地震分组为第1组,设计基本地图1结构三维轴测图验证了软

4、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震加速度值为0.1g,特征周期0.45s,抗震设防分类为标准设防类;基3.3应力比结果本风压值0.85kPa。屋面部分钢结构(不包括马道)考虑升温或降温作H500X300X12X20最大应力比0.69;H400X250X8X12最大应力比用T=+25°C/T=-25°C的温差作用(室内封闭场馆)。0.41;H400X200X8X12最大应力比0.68;应力比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本结构采用SAP2000进行分析。4考虑施工过程的结构稳定分析2结构设计输入考虑了施工过程中荷载变化、壳体刚度变化和初始缺陷的不同影2.1结构布置响因素分成了三

5、种工况进行线性稳定和非线性稳定分析。其中非线性屋盖径向杆件采用H500X300X12X20和H400X250X8X12两种截稳定分析考虑了网壳的初始缺陷。面,环向主要采用H300X200X8x12截面,屋面板采用110厚钢筋桁架4.1施工过程一:马道施工阶段组合楼板,屋面板跨度约为2.5m。屋面板参与受力,并且在使用阶段工况描述:环肋形球面单层网壳已施工,混凝土板尚未浇筑,正进承受了结构的大部分竖向荷载。为平衡网壳结构产生的巨大推力,12行下部双层马道的施工。根混凝土柱柱顶采用1200x1500大环梁,使得支撑混凝土结构成为一22考虑荷载:屋面施工活载1

6、.0kN/m;马道层恒载1.0kN/m;马道个力自平衡体系,柱底弯矩明显降低。2层施工活载1.0kN/m;钢结构自重自动计算。计算结果:线性稳定分析屈曲模态K=6.6;考虑初始缺陷非线性稳定分析荷载位移K=3.04.2施工过程二:屋面板施工阶段工况描述:环肋形球面单层网壳已施工,混凝土板已经浇筑(但尚未进入受力阶段,不考虑楼板刚度情况),下部双层马道在混凝土板施工期间以及强度尚未形成期间停止施工。考虑荷载:屋面恒载(包括板自重及部分施工设备)3.5,屋面施工22活载1.0kN/m;马道层恒载1.0kN/m;钢结构自重自动计算。图2屋盖平剖面图(单层肋环式

7、球形网壳+混凝土球壳)计算结果:线性稳定分析屈曲模态K=4.35;考虑初始缺陷非线性2.2荷载输入稳定分析荷载位移K=4.0表1竖向荷载输入4.3施工过程三:使用阶段荷载类型荷载标准值(KN/m2)工况描述:使用阶段楼板刚度已形成,混凝土球壳形成受力体系,恒屋面附加恒载(板自重程序自动考虑)1.0可考虑屋面板刚度载马道恒载(双层马道)1.5考虑荷载:实际设计荷载屋面活载(L1)0.5计算结果:线性稳定分析屈曲模态K=33.4;由于在考虑楼板刚度情况下球壳的竖向变形极小,且线性稳定K值较大,因此不考虑其非活马道上人活荷载(L2)2.0线性失稳情况。载马道上

8、人活荷载((L3)1.54.4稳定分析小结屋面考虑吊点及轨道梁预留活荷载每点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