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旋流井沉井施工技术.pdf

浅述旋流井沉井施工技术.pdf

ID:51284274

大小:1.16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3

浅述旋流井沉井施工技术.pdf_第1页
浅述旋流井沉井施工技术.pdf_第2页
浅述旋流井沉井施工技术.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述旋流井沉井施工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技术浅述旋流井沉井施工技术张庆海(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辽宁鞍山114001)摘要:旋流井采用水力机械冲土排水下沉和水下吸泥机械吸土不排水下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沉井施工,来保证工期。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旋流井的应用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对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节省施工成本,近年我们通过总结旋流井的施工经验,优化施工方案,改进传统施工方法,开发出旋流井沉井施工工法。关键词:旋流井;特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中图分类号:TU754.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

2、024(2014)4—64—034.800m,筒壁厚400mm,支撑在稳流板上,内外筒为同心圆,前言底板厚1200mm。旋流沉淀池在▽-8.700处有一层钢筋混凝旋流井是一种涡流式沉淀池,由进水口,出水口,沉砂土平台。外筒与北侧的冲渣沟相接。分选区,集砂区,砂提升泵,排砂管,电动机和变速箱组成。旋流沉淀池设计要求采用沉井方法施工,刃脚处底标高污水由流入口沿切线方向流入沉砂池,电动机带动转盘和叶▽-22.300(▽±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3.695,自然地面约为轮旋转,在离心的作用下,污水中较大密度的砂

3、粒被甩向池▽±0.000),封底底板厚2100mm。壁,掉入砂斗有机物则留在水中,调整转速,可以达到最佳混凝土强度等级:旋流沉淀池内、外筒,底板、稳流板沉淀效果。及铁皮沟为C30P8,其它梁、板等为C25,垫层为C15。旋1工法特点流沉淀池工程量,底板、内外筒壁及平台混凝土浇筑量约1780立方米,钢筋制作、安装约为200t。▽-4.500以上机械1.1适于在干燥的条件施工,挖土方便,易控制均衡下3挖土约1350m,沉井内(▽-4.500~▽-22.300)机械、人工挖沉,土层中的障碍物便于发现和清除,井筒

4、下沉时一旦发生3土约3230m。倾斜容易纠正,而且封底的质量也可得到保证。5.1地质概况1.2与大开挖相比,可减少挖、运和回填土方量,工程经勘察揭露,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土层,表面为成本较低。耕土,自上向下依次为:第1层素填土:褐灰色,稍湿,松1.3施工操作安全可靠,速度快,成本低。散—稍密状态,主要成分为细砂及粉质粘土等,含植物根系2适用范围及少量小块石,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7~1.80m,平均1.20m;层底标高▽-2.230~-0.890m,平均▽-1.570m。适用于冶金行业中型钢筋混凝土沉

5、井结构整体施工。第2层粉质粘土:灰色—黄褐色,可塑、局部硬塑,无3工艺原理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偶见直径0.1~0.5cm的钙质结核,含黄褐色氧化铁,局部夹10~40cm的粘旋流井沉井施工工法是将位于地下一定深度的构筑物,土薄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30~4.70m,平均3.97m;层先在地面上制作,然后在井内不断挖土,借助井体自重逐步底标高▽-6.060~-5.010m,平均▽-5.540m;ES=5.0Mpa,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封底和井内结构施工。fak=140kPa。第3层

6、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无摇4效益分析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夹20~40cm的粉土薄层,含氧化铁及黄绿色斑团。场区普遍分布,旋流井一般深度在地下20多米,是典型的负高空作业。如采用放坡开挖土方的办法,将会产生大量的土方开挖,成厚度4.40~5.70m,平均5.02m;层底标高▽-11.310~本投入大幅增加,而且场地条件也不允许。与放坡开挖土方-10.110m,平均▽-10.560m;ES=5.0Mpa,fak=170kPa。相比,本工法省去了约70%的土方开挖量,有效降低了施

7、工第3-1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施工操作简便,无需特殊的专业设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土质均匀。场区普遍分备。布,厚度0.60~1.80m,平均1.38m;层底标高▽-12.490~-11.520m,平均▽-11.940mES=6.0Mpa,fak=150kPa。5工程概况简介第4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局部坚硬,无某工程旋流沉淀池,位于炼钢厂房A列线的南侧,结构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含直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筒中筒。外筒外径在

8、标高▽0.500~1~3cm的钙质结核及20~40cm的粉土薄层及细砂薄层。-18.000位置为14.800m,筒壁厚900mm,在标高▽-18.000~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20~8.20m,平均5.95m;层底标-22.300位置为15.200m,筒壁厚1100mm;内筒外径为高▽-20.690~-15.110m,平均▽-17.900m;ES=5.5Mpa,64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4期施工技术fak=180kPa。地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