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中的常见问题.pdf

论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中的常见问题.pdf

ID:51287548

大小:225.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3

论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中的常见问题.pdf_第1页
论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中的常见问题.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中的常见问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10月甚两日蓑强规划与设计论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谭芳福(广州市天河区项目建设办公室)摘要: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多为钢混结构,这就决定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必然要用到钢筋混凝土。但是,许多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构设计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队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加以解决。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引言建筑结构中连梁起着调节和保证剪力墙侧向刚度的作用,是抗震剪力墙结构中第一道抗震防线,起着消耗地震能量的作用。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良好变形性能的连梁的剪力墙,在遭受强烈地震时,多

2、数连梁在墙肢屈服之前先屈服,发挥其塑性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量,有效减轻主体结构构件的损坏,l地基与基础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柱下独立基础带粱板式的地下室底板设计中,地下室底板设计中,容易忽视因建筑物沉降所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影响。因为实际上整个地下室底板与柱下独立基础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将会一起发生沉降变形,共同受力,如未考虑因此产生的附加应力,对底板而言是偏于不安全的,有可能会导致地下室底板承载能力不足而开裂。尤其对于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时,其影响则更为显著。对于总沉降量较小的工程,可考虑在地下室底板与持力层之间采取褥垫处理

3、措施,当然,是否采用,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另外,对于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区,应考虑高低两种不同水位对地下室底板的不同影响,求出包络图,再做配筋设计。(2)对于有地下室的建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在室外地坪之下的结构部分,外轮廓形状应尽量简洁,这样有利于建筑防水的施工。尤其对于柱下承台的形式,更为明显。此时,由于柱下承台的影响,基槽地模形状很复杂,有很多的阴阳角和放坡,即加大了防水施工的难度,有加长了施工时间,都不利于保证质量,并且还增加工程造价。对于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大家考虑反承台法,即统一地下室底板和承台的下皮标高

4、相同,承台需要加厚部分向上作,然后地下室内部作滤水层和覆土等地面做法。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基槽地模形状很简单,方便施工,利于施工质量得保证,同时也缩短了施工时间。并且,内部的覆土重量也平衡掉了部分作用在底板上的水浮力,减小配筋,这种自相平衡的思路最科学。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物的抗倾覆能力。(3)地下室底板和外墙配筋计算时,往往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有的工程外墙配筋计算中,凡外墙带扶壁柱的,不区别扶壁柱尺寸大小,一律按双向板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配筋,又未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

5、壁柱配筋。按外墙与扶壁柱变形协调的原理分析,其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筋不足、扶壁柱配筋偏少、外墙的水平分布筋有富余量。建议:除了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混凝土内蕊墙相连的外墙板块或外墙挟壁柱截面尺寸较大(如高层建筑外框架柱)之闯外墙板块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外,其余的外墙宣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为妥。(4)天然地基锥体独立基础设计问题,有的基础设计锥体斜面坡度大于l:3,该锥体部分混凝土很难振捣密实,现场施工往往是混凝土自然堆上,采用铲子或抹灰刀拍捣成形,其锥体蘸分的混凝土很难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因此建议优先采用阶梯形独立基础,利于施工,才能

6、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5)柱下独立基础之间的拉粱,如同时又是苜层维护墙的承重梁的时候,不应该再简单地按拉粱进行设计。而且在考虑荷载时,要考虑梁上皮以上土扩散角之内的土重.,2梁、柱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问题钢筋保护层厚度通常是指童筋的保护层厚度,有些籀工人员按字面将其误解为构件最井侧钢筋掰模板C鼢箍筋外侧),甚至是拉筋外侧到模板的距离。钢筋保护层的作用:①确保混凝土握裹钢筋,使两者共同工作;②考虑耐久性即钢筋的保护,舫止因混凝士开裂后钢筋被氧化锈蚀,且满足耐火极限的需要。但保护层太厚会导致构件有效截面削弱过多,而太薄则降低上述两

7、个作用。目前相关文献已按环境类别对不同构件保护层的晟小厚度做出新的规定,其含义也十分明确,具体施工中应严格执行。但考虑到每个工程都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所遇到的问题也各式各样,以下将分别探讨:(1)当建筑物的防火等级要求较高时,可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适当增大钢筋保护层厚度,但应与设计方共同协商,确定是减小有效截面值,还是保持该两值不变而增大构件截面尺寸。(2)对一类环境的C25混凝土粱,其主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箍筋均应包含在其内,实际箍筋外侧保护层厚度为17mm。.(3)当构件截面尺寸较大时,如结构转换层粱、粱式筏形基础、条

8、形H争oe.oe.oe.oe.oe.o喀吣喀叼专吣e吣专吣e吣喀加《帅喀吣专帕e’oe.oe.oe幛oe.oe-o.宕虻卸e.o尊吣e.oe.oe.oe时ooo.。喀吣q.o毒旧《叼《K喀'o喀屺喀’oq-ot旧e.o审时审-oe.o寺(高度较小,延性相对较好,矩形截面最为不利,在设计中对矩形截面剪力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