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方案(报验版).doc

塔吊基础方案(报验版).doc

ID:51298601

大小:7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1

塔吊基础方案(报验版).doc_第1页
塔吊基础方案(报验版).doc_第2页
塔吊基础方案(报验版).doc_第3页
塔吊基础方案(报验版).doc_第4页
塔吊基础方案(报验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塔吊基础方案(报验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三号地块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新世纪建设集团有限限公司2011年7月第一节编制依据(3)第二节工程概况(3)第三节地质情况(4)第四节塔吊基础计算书(6)笫五节塔吊基础做法说明(11)第六节塔吊定位与基础图(11)1・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三号地块建筑、结构等施工图纸。2.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勘察编号:SZ10021-3)》2.相关塔吊使用说明书。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版)5.《姓结构设

2、计规范》GB50010-200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8.《塔式起重机磴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第二节工程概况1.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三号地块工程,位于苏州市沧浪区原南环新村内,南临南环东路,东临规划屮的南三路,西临规划屮的校园路,总建筑面积91051.41m2,由6#、7#、12#、13#房和三号地下车库及周边商业配套等裙房组成。高层住宅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九、三十四层。裙房为框架结

3、构地上二层,地下车库地下一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2.本工程总工期为700天,项冃由苏州市沧浪区危旧房解危改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苏州市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项目管理,江苏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进行地质勘察和基坑围护设计,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图纸设计,苏州新区新世纪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由新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3•本工程在6#南面、7#房、12#房西南面、13#房西面各安装一台QTZ63(5510)塔吊(见塔吊定位图),塔基采用方形独立基础,基础埋深同房

4、子筏板基础(其中12#房塔基同3#地下车库基础埋深)。第三节地质情况本塔基土方开挖的土层自上而下为⑴填土、⑵粘土、⑶粉质粘土夹粉土。⑴填土:灰褐色,很湿~饱和,本场地位丁南环新村内,属老居民区,建筑物尚未搬迁拆除,拟建地块内本层顶部0.5-1.5m为杂填土,由混凝土地坪、民宅基础、碎石、砖块、生活垃圾组成。杂填土下部为素填土,含植物根茎,呈软塑或松散状态,以粘性土为主要成份,土层土质不均匀,堆积时间较短,高压缩性,工程特性差,场地遍布,层厚0.80〜3.00m,层底标高-1.20〜1.18m。⑵粘土:黄褐色,可〜硬塑状,无

5、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含铁淀结核及锈斑,并有少许浅灰色的泥质条带充填,土质较匀,中等压缩性,埋深较浅,场区遍布,层厚1.20〜4.20m,层底标高-3.49〜-1.52m。⑶粉质粘土夹粉土:灰、灰黄色,以可塑为主,局部软塑,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氧化铁锈斑,从垂向断口上可见棕黄色的条带,下部夹粉土,中等压缩性,场区遍布,层厚1.00〜2.60m,层底标高-4.91〜-2.86m。笫四节塔吊基础计算书现根据现场塔吊的具体情况及地质勘查报告,QTZ63(5510)塔基的承台采用5.0

6、mx5.0mxl.4m,垫层100mm,承台去仝强度C35,垫层栓强度C15,原土标咼为-1.3m,6#、7#>13#承台底标咼为■5.7m,12#房承台底标高为-6.6m,承台均落在③粉质粘土夹粉土层上,f;=160kpa现对6#房的QTZ63(5510)进行验算(其他房号相同)。塔吊起升高度H:41.00m,基础埋深d:4.50m,水平荷载Fh=26KN基础承台厚度he:1.40m,基础承台宽度Be:5.00m,钢筋级别:HRB335,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63(5510),塔身宽度氏1.64m,垂直荷载Fk=7

7、00KN倾翻力矩Mk=1350KN-m自重G:432kN,最大起重荷载Q:50kN,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底面配筋直径:20mm二、塔吊对底板中心作用力的计算1、塔吊竖向力计算塔吊自重:G=432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Q=50kN;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Fk=G+Q=432+50=482kN;2、塔吊弯矩计算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kmax=1350kN•m;三、塔吊抗倾覆稳定验算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e=Mk/(Fk+GQWBc/3式中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Mk——作用在基

8、础上的弯矩;Fk——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载荷;Gk——混凝土基础重力,Gk=25X5X5X1.4二875kN;Be——为基础的底面宽度;计算得:e=l350/(482+875)=0.995m<5/3=1.667m;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四、地基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