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型水库整治及保护利用研究

水源型水库整治及保护利用研究

ID:512992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8-21

水源型水库整治及保护利用研究_第1页
水源型水库整治及保护利用研究_第2页
水源型水库整治及保护利用研究_第3页
水源型水库整治及保护利用研究_第4页
水源型水库整治及保护利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源型水库整治及保护利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源型水库整治及保护利用研究-水利治理摘要:本文通过对南宁某水源型水库环境现状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该水源型水库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治和保护利用建议,为水源型水库整治和利用提供参考。关键词:水源型水库;整治;保护利用  0引言  南宁某水库集雨面积907.5km2,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集防洪、发电、养殖、供水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04.40m,死水位100.00m,设计洪水位109.41m,总库容6.38亿m3,死库容1.36亿m3,具有年调节性能。  作为南宁市战略备用水源,该水

2、库对南宁市的供水意义重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水库在环境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对水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整治,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对远期保障南宁市饮用水安全,促进水库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流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水库环境现状  1.1水质现状  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根据实际需要共布设10个监测点位,具体监测方案见表1。  由监测结果可知,水库水质超标项目主要集中在溶解氧、粪大肠菌群、总氮、锰四个指标,铁、总磷也有部分监测数据超标,其他项目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Ⅲ类标准。  从监测断面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监测点位靠近库底区域均出现锰超标,在双鱼梁断面距库底0.5m处出现铁超标,超标的主要原因为丰水期降水地表径流冲刷入库所致;除猫儿山、那盆监测点未出现溶解氧超标外,其余所有监测点位都存在溶解氧超标情况,总体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粪大肠菌群数超标主要集中在那盆、那花、坛蝉、大沙田水厂取水口附近;所有监测点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总氮超标,总体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  水库TLI值范围为27

4、.64~38.26,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等级为中营养,评价结果为良。  1.2底泥现状  本次底泥现状监测根据实际需要共布设8个监测点位,具体监测方案见表2。  从表2-表4结果来看,底泥中的大部分重金属监测因子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除了那徐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三叉口监测点位分别出现镉和砷因子超标现象,超标主要原因是受到长期累积的影响,但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可以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  水库各监测点底泥有

5、机质含量为1-3级水平,整体评价为中上;各监测点底泥全氮含量为1-3级水平,整体评价为中上;底泥碱解氮含量除了新坡和那花监测点为缺乏,其它监测点均为丰富水平。底泥全磷含量除了坛禅和那花监测点为缺乏水平,其它监测点均为中等水平。  1.3水库污染因子相关性分析  根据本次水质监测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各个因子对于水库水质的影响效应。  选取指标包括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铁、锰以及水温,其中以水温作为基础数据。利用SPSS对上述数

6、据做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本次分析的指标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表,详见表5和表6。  由表5和表6可知,水库水体中Chla含量和水温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95;TP浓度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TN浓度和水温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18;CODMn浓度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282;锰浓度和水温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91;锰浓度和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67。溶解氧浓度和水温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45。这说明水体中Chla含量、TP

7、浓度、CODMn浓度与水温密切相关,尤其是TP。  一般来说,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各环境因子中,Chla是基准因子,直接反应藻类现存量,比其他的任何指标都重要。总氮和总磷是藻类增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以Chla是基准因子来看,相比较总氮而言,Chla与总磷更呈负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67。因此,治理该水库富营养化首要控制因子为磷。  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2.1水质超标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水库水质不能完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尚未达到供水水源水质要求。主要原因为:过去

8、10余年来水库水质受周边工业污染源累计排放影响。另外近年来,水库养殖业较普遍,氮、磷、COD等大量富营养物质直接或间接排入库区,造成环境和水体水质污染。水库汇水流域内的村镇大多没有有效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污水长期直接排放,严重影响水库水质。  2.2生态破坏行为较严重  该水库集水范围属于水源涵养重要功能区,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