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中医药治疗.doc

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中医药治疗.doc

ID:51301458

大小:158.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3-21

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中医药治疗.doc_第1页
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中医药治疗.doc_第2页
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中医药治疗.doc_第3页
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中医药治疗.doc_第4页
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中医药治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中医药治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中医药治疗第一部分概述_、呼吸道病毒疾病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病毒引起的疾病多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形成,病毒传播更加迅速,影响更加广泛,因此防治病毒性疾病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影响面最大的一类病毒感染性疾病,目前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存在诸多局限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全球约有10-20%的人感染流感。其中2009年爆发的H1N1甲型流感造成全球至少20万人死于呼吸道疾病。对流感的防治主要以抗病毒药物及特异性疫苗的硏制与应用为主,但以达菲为代表的抗流感药物多存在治疗局限性、耐药性、不

2、良反应等问题,疫苗也只是针对当前流行的病毒类型有防御作用,对发生变异的病毒无预防作用。目前,正式上市的抗流感药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为代表的离子通道阻断剂;—类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由于现有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对这些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更是存在对B型流感病毒无效和神经毒性等缺陷。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的病源,也老年人以及免疫缺陷人群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专门针对RSV感染的治疗药物。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由RSV导致3亿多2岁以下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其中约250万病人死亡。早产儿、

3、支气管及肺发育不良者、先天性心脏病及免疫缺陷的婴幼儿RSV感染率高达50・70%。免疫缺陷病人及老年人也是RSV的易感人群,对RSV感染与高龄慢性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免疫低下病人)死亡的相关性也逐年得到重视。RSV感染也是我们国家散发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诱因,2000年・2002年间北京1402例婴幼儿患者中,有66.1%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的,浙江、广州、山西、北京以及河:!闲天津等地也发生过RSV大规模爆发流行。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是唯一可应用于RSV的小分子化学药物,由于存在作用机制不明、疗效不显著和毒副作用等问题,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有限,而抗体药物

4、RSV中和抗体起不到治疗作用,仅可以用于预防,很难普及应用。由于特效抗病毒药物的缺乏,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面对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热症状,糖皮质激素得到大量的应用。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多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流行面广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人类至今尚不能有效控制的世界难题,也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二、中医药在病毒性疾病治疗方面的优势和意义。病毒感染性疾病在中医体系中属温病、疫病范畴。关于温病、疫病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直被公认是中国传统医学疫病防治的开篇之作;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戾气说,详论温疫病;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和吴鞠通

5、创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辩证体系后,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中医传染病学;贺英俊、方甘霖、贺良臣等历代中医温病学家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理论。建国以来,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用于临床,在对流感、天花、小儿麻痹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等许多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学与西方医学属于不同理论体系。中医温病学在与瘟疫类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的疾病观往往不是建立在病原学基础上,而是基于病原所引发的人体病变的整体认识,关注邪毒与人体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但从根本上,中医药治疗病毒病的理法方药与现代医学相吻合,亦有直接与间接之

6、分,中医临床上直接抑杀病毒之理法常采用祛、解、败、散,间接者则内涵丰富,常采用升阳散火、甘温除热、益气解表、温阳化浊、补气托毒等理法。由此可见,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病人■病原微生物■药物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的优势是宏观整体辨证施治,更加注重改善机体被病毒破坏和干扰的生理状态,提高病人整体生存质量,增强机体抗病力,调节机体生理状态,以形成不利于病毒复制的内在环境,甚至达成机体与病毒和谐共存的生理病理状态。应用温病学经方防治病毒性疾病有以下优点:(1)辨证论治治疗上优势:中医治疗温病体现了中医学的特点■辨证论治。温病学以卫气营血、三焦作为辨证纲领,阐述温病过程中的发病机理,

7、说明温病各阶段的传变,可以通过审证求因,进行早期干预,以减少发病,减轻病情,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改善预后。(2)整体观念一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的优势:呼吸道病毒性疾病患者大多正气不足,少阴素虚或年少纯阳火多,阴气未长,恢复期和迁延期也多有正虚邪实表现,倘若纯用西药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在抑制病毒的同时可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削弱人体正气。但是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施治,既可驱邪,又可以护卫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即将对抗病邪与机体保护相结合,发挥整体抗病毒作用。(3)不同时期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