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

《文言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

ID:51311462

大小:21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21

《文言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1页
《文言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2页
《文言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3页
《文言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4页
《文言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文学习方法和技巧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力、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可以本身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按照,这种舍本逐末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3、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4、提倡诵读第一步,借助注释,粗读文章。结合注释,按照上

2、下文读两三遍,对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第二步,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三步,深入领会,精读课文。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驾驭文章的特色。第四步,深化对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本身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小升初常用十五种文言文格式解析1.无乃……乎?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如: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2.……孰与

3、……这是一种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下面的例子: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3.……之谓也其……之谓也这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4.得无……乎?得无……耶?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为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例子:①览物之情,得

4、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5.奈……何如……何若……何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①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6.何有于……?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请看下面的例句。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7.何……为?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

5、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例: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8.不亦……乎?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例: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9.有……者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人有涉江

6、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例: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10.何……之有?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例: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11.唯(惟)……是……惟……之为……这种格式中的“是”与“之为”,均属于结构助词;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

7、例:①惟命是从;12.所以……所以……者它可以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原因、根据、工具、处所、办法、凭借等。例: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13.……何所……这是一种表疑问的固定格式。例: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14.有所……无所……这两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就更高,“有”、“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的“所”字短语作它们的宾语。这两种固定格式的翻译比较灵活。请看下面的例子。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可译为:“对财物没有取什么,对妇女没有宠幸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