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doc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doc

ID:51316222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doc_第1页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牛首镇实验小学张起忠德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人的立身之首要与根本。人只有在自身的品德修养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与感悟,才能做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无形的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当中。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人类社会的艺术文化。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

2、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就个人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一、在欣赏课上自然渗透德育挖掘好美术“欣赏课”的德育渗透教学,能在无形间向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例如:我在上六年级美术《凝固的音乐-建筑》一课时,我打破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欣赏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查找资料、图片,在阅读资料、欣赏图片中,学生了解到美术家创作每一件美

3、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通过讨论欣赏,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进一步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惊叹古代现代人类的聪明智慧,更加热爱人类创造的建筑艺术。二、在造型表现课上用情感渗透德育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我们去培养,通过绘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

4、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由于表现独特,风格高雅,在世界林苑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从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例如我在教授《戏曲人物》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观察京剧艺术图片,了解京剧艺术的造型、服饰特点,让学生表演京剧艺术的动作,理解并热爱中国优秀的京剧传统文化,感受并分析用国画的形式表现的戏曲人物范作,使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中去创造美,示范用国画的形式表现戏曲人物,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进行造型表现,既进行美术素养的培养,又进行了情感的渗透。为此,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让学生去感受、认识和理解,从而受到教育。三、在设计应用课上灵活渗透德育儿童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设计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果学生能把一件普通的废品通过自己的创作,变成一件艺术品,那会使学生有多高兴呢!相信他就会时刻关注生活,创作美。不同技法,区别对待,在技法的指导上,巧妙地与德育挂钩。使学生边掌握技能边受教育。例如:一年级《巧用纸餐具》一课,学生欣赏了很多纸餐具美丽范

6、作,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情感,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学到了制作技巧,并知道美来自于生活中的道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中国民间剪纸,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创造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生活状况、社会风俗和思想情感,很受世界人民的青睐。如在讲六年级《家乡的艺术》一课中,同学们选择想学的就是剪纸艺术,这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漂亮的剪纸范画,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在观察范画中讨论认识剪纸的方式、方法和种类,通过剪纸的示范

7、,引导学生创作剪纸,在创作中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及传统艺术的热爱,因此在设计制作课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就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踏实勤劳的生活态度和对民族艺术的情感。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的,它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神奇作用,因此,我们要挖掘充分美术课中德育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