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团队.doc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团队.doc

ID:51319462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团队.doc_第1页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团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团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团队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其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1名,博士及博士生10名,广州市教学名师2名。学院下设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技术及应用技术四个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创办于2002年,为本校重点建设专业,本市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专业,国家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群建设专业,设软件技术和软件测试两个方向,有一支实力较强教资队伍。现有教师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5人,助教1人),兼职教师10人(高级职称/职务5

2、人,中级6人),均为行业技术专家。教学团队除了承担日常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大量横向软件合作与纵向科技攻关项目。团队近几年编写教材14部,发表教学、教改与科研论文24篇,承担教研、科研项目8项,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教学团队成员获得教学名师与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评多门优质课程与精品课程。教学条件良好,建有多个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实训基地两个,总投资250余万元,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校外实训基地6个,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顶岗实习条件。基地有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专业技能培训功能,有行业考证资质。基地内设的实训

3、室配置有各类服务器、千兆以上网络设备、个人电脑、正版开发应用与测试平台软件,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软件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06年12月,被确定为我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现有专任教师6人,实训管理员3人,其中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3人,助工/网络管理员3人。专任教学团队先后18人次赴美国、新加坡、台湾及香港培训学习,158人次在国内培训、学习和考察,教师下企业兼职和锻炼取得实效,专任教师教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专业从企业聘请了33名技术专家和一线工

4、程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活动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申请科研课题等合作内容。通过示范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支熟悉高职教育理论和方法、专业水平较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团队。该专业重点建设了综合布线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国家精品课程2门,主编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材5部。扩建了网络构建、新建了楼宇信息化等13个实训室,新增实训室面积1300平方米,教学设备原值增加700多万元,购置了核心路由交换机、刀片式服务器、网络协议分析仪等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经过

5、示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已建成具备多类网络架构真实环境,集教学、科研、工程、培训、技能鉴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为行业量身定制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嵌入式技术应用专业,是新世纪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最快发展及应用领域。现拥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熟悉计算机科学技术、熟悉嵌入式理论与技术、熟悉高职教育理论和具备教学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教师总数10人,其中专任教师5人(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工程师3人,助教1人),教辅1人,兼职教师4人(高级职称/职务2人,中级2人,均为

6、嵌入式企业的管理专家和领域内的嵌入式技术应用专家)。专业教学团队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和科技开发(服务)的任务和各项工作。近5年来已编写和出版发行12部专业课程教材,许多教材在国内高教计算机类专业、嵌入式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中被广泛选用,具有良好的声誉和社会效益。通过几年的产学合作,已与国内知名嵌入式企业与专业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合作项目。如企业调研、专业咨询、技术指导、合作开发项目、接受学生实习、开办技术讲座、组织行业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嵌入式设计大赛、linux技术大赛、指导学

7、生项目实践等等。最近,将和知名、专业化的企业联合力开展中、高级的嵌入式技术与嵌入式质量管理的技术培训项目实施,使产学合作不断深入、不断取得新成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设互动媒体、IT运维管理两个方向,9个专任教师,其中2个副教授、4个博士、3个硕士。实训基地设备投入160多万元,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下设计算机组装与组成实训室、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多媒体实训室实验室、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室、计算机应用工程研发室(卓越中心)等。作为专门研发项目的实训室-计算机应用工程开发室(卓越中心),组建于2005年,现使用面积为40平方米。该

8、中心设备先进,既可作为相关科研项目的研发场所,又可作为计算机技术应用、推广和科技创新中心,还可作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集训场地。中心现在有十多个工位,可以同时容纳多个团队工作。曾承担多项广州市、番禺区的科技项目研发,包括:“13.56Mhz长距离RFID智能标签系统的研发”,“物联网EPC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