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教案.doc

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教案.doc

ID:51320008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0

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教案.doc_第1页
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教案.doc_第2页
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心理学院应聘试讲教案课程编号:教学类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课程题目: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设计选题缘由:社会中甚至发生在校园中的伤人和自伤事件屡见不鲜,在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自杀和他杀现象也屡有发生,有资料显示,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死亡原因。而发生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打架斗殴、性侵等案件也时有发生。针对国内已经发生的青少年生命危机现象和中小学生恶性事件,究其个人原因除

2、了个体自身性格缺陷之外,更多的是生命意识的淡漠,在面对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时不能正确应对,采取极端行为。而究其社会原因时,更多地要归咎于社会、学校和家庭没有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现代教育逐渐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忽略了对人心理的关注,开始对知识和实用技能的极端追求,并最终变成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和人性的忽略。教育也沦为人们追逐功利的工具,越来越缺乏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思路,导致衡量孩子成长的标准是分数,或者学了多少门特长,掌握了几门器乐之类的技能。而忽视了对孩子生命的教育,对生命意义

3、,人生价值没有引导和思考,最终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国内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不足。2、熟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特点和价值。3、基本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教学内容:1、国内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不足首先,我国国内关于生命的教育的研究大多由高校的教授、学者来进行的,与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差距太远,并且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教育理论层面进行的,主要是对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的介绍与评述,创新点较少;其次,我国的生命教育在中小学实践教学中很少被采纳,仅有少数的学校进行了实践;最后

4、我国的生命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适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体系。生命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思品课、班会和学科渗透中进行的,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仍处于探索阶段,生命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鲜少有人做。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传统的心理学中,人们都试图通过对问题行为的研究与干预来解决人的问题,但这是一种补救的模式,只有当问题出现时我们才能有所作为,与此相对应的早期的生命教育是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唤醒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消除生命的威胁,缓解社会上吸毒、自杀、他杀和性危机等现象的发生。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

5、究个体发展潜力和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引导个体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激发个体自身的潜能来解决问题,使个体生命更加充实而有意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新视角,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引导力。生命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为问题而生”,而开始“为生命而生”。积极心理学通过激发个体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和构建积极的社会环境来激发个体的潜能,开发人的价值。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研究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对大多数个体而言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或生命意识缺乏

6、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过对生命、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困惑,并不意味着他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没有遇到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可能来源于学习上的压力、人际交往中的摩擦、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些“小问题”的漠视,导致了“大问题”的产生。学习压力长期积累,那么因为厌学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的中小学生也就屡见不鲜;当同学之间的摩擦升级,那么来自舍友、同事的杀人案也就频繁发生;当上网成瘾,那么因为迷恋网络,不能正确区分网络和现实导致的自杀甚至他杀现象也会时有发生。因此积极心理学视角的生命教育有如下的特点:(1)生命教育不再仅仅针对已发生问题的解决,

7、而是在问题尚未发生前,通过挖掘个体内在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使个体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完善自我,使每个人的生命都过得更有积极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积极地认识自我,学会发掘自我潜能,完善自我人格,调动积极的力量。(2)在生命教育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力量。这种能力不仅仅包括某些人格特性,还包括人在正确的时间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资源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积极心理学要求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被打到,而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中进步,在生活中学会寻

8、找生命的意义。3、积极心理学的课程设计(以小学生为主)在教学内容方面,生命教育主要分为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和提升生命的质量。在教学态度方面,积极心理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创设积极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表达自我,积极主动地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