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郑姗姗责编郑姗姗.doc

主编郑姗姗责编郑姗姗.doc

ID:51322832

大小:2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1

主编郑姗姗责编郑姗姗.doc_第1页
主编郑姗姗责编郑姗姗.doc_第2页
主编郑姗姗责编郑姗姗.doc_第3页
主编郑姗姗责编郑姗姗.doc_第4页
主编郑姗姗责编郑姗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编郑姗姗责编郑姗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12月16日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全员远程培训主编:郑姗姗责编:郑姗姗各位学员:你们好!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于2016年1月15日结束,请还未提交作业及学习的老师们赶紧学习。截止到目前,还未提交作业一及作业二的有25位学员。1、个人研修计划:作业在批改中,很多学员都未按研修计划中的表格要求进行填写。2、微课程及应用:此项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学员们都能按要求去做。3、实践成果:作业在批改中,发现很多学员只是写了研修中的心得,而没按作业要求提交一篇教案、反思; 微课的出现,虽然有着明显的”拿来主义”的借鉴行为。但伴随着微型学习以

2、及我们的“视频公开课”和全球“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也叫做“慕课”)的兴起,它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也逐渐流行于当下社会。也许正是这种原因,很多省份学校的教师都在根据自己的学科去尝试着设计制作具有自己学科特征的微课,而我认为,不管是被称为是中国微课的鼻祖专家黎加厚提出的微课概念,还是其他百度百科以及一些很有权威研究微课的专家们对微课的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微课的内容必须有一个核心的载体:包含某一个核心的小知识点;还有就是按照某一个标准在对微课分类的里面,比如: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明白、方法的传授,以及教学经验和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都必须具有某一个核心的小知识点的特

3、征,否则,知识点繁多,内容庞大了,也就不能称作微课了。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地找到初中语文微课制作设计的突破口呢?我有以下思考。第一:如果是新授某一篇课文,笔者觉得可以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角度入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的一线教师,我觉得“知人论世”就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制作微课设计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可以去收集相关作者的图片或者故事,以讲故事、图文解说、动画等形式来介绍课文的作者和课文的写作背景,使得“知人论世”这类微课变得生动有趣,对孩子们有吸引力,然后以此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前自主学习的一个依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内容做下铺垫。第二:依旧是从新授某一篇课文的角度来说,就是课文的大致主要内容,也

4、就是课文思路的梳理,其实说到底就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传统课堂中要灌输给学生们的一些课文的基础知识,比如字词、拼音,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段落的划分,大意的归纳,以及作者最基本的情感体会,这样的一个小知识点,在初中语文微课的制作设计过程中,其实也就是一篇课文表层内容的梳理,而要把这种表层内容的感知和梳理做成微课,一般不难可采用最常见的方式PPT加直白讲解的录屏方式。当然如果教者能够多角度去思考探索,想出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去呈现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形式,使得课文的表层(基础)内容能用微课的方式变得更加有趣味性,那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创新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有积极作用的。第三:还是就

5、某篇新授课文的角度来思考制作初中语文微课的突破口来说,既然课文的表层和基础内容这一块知识点被我们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我们教师要多专研教材了,充分结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文的教学目标的重难点,去研读探究了。说的直白点就是我们教师要扎实的去备课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痛苦的,只是一旦你认真的经历了这个过程,你就能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因为在教师结合学情深入研究教材的时候,我们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思考出如何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重难点的要求。以上所述,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经验,想要做出比较有深度的初中语文微课,就必须多去研读教材文本,仔细揣摩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文教学目标的关系,发现有价值、有

6、深度的问题,从中提炼出精华,然后结合制作微课的一些小技巧,一般就能制作出比较有档次有品味的初中语文的微课了。以上只是本人在制作并利用初中语文微课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教学中的一点浅见,当然不管是初中语文,还是小学、高中、大学语文,其中肯定还存在着无限意想不到的奥秘,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并用心去探索。《老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篇幅短小,仅仅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老王是一个车夫,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了。老王在那个动荡年代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懂得知恩必报。他虽然出身卑微,身体残疾,精神世界却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纯朴、善良的可怜人。

7、善良是双向的,作者的善良是基于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各人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不同,所以造成生存状况的悬殊,然而人是生而平等的,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这样才能平等对话,互相尊重。作者的善良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全文都是叙述,作者的情感全在平静的叙述中表露无遗。教学中要从老王的“善”、“苦”两方面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好好咀嚼意味深长的语句。二、学情分析  《老王》是一篇人物关系简单,内容单纯的散文,学生仔细阅读两遍便可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