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云识者遮六尘,明了体而生,非尘自.doc

《中观庄严论》云识者遮六尘,明了体而生,非尘自.doc

ID:51323341

大小:7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21

《中观庄严论》云识者遮六尘,明了体而生,非尘自.doc_第1页
《中观庄严论》云识者遮六尘,明了体而生,非尘自.doc_第2页
《中观庄严论》云识者遮六尘,明了体而生,非尘自.doc_第3页
《中观庄严论》云识者遮六尘,明了体而生,非尘自.doc_第4页
《中观庄严论》云识者遮六尘,明了体而生,非尘自.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观庄严论》云识者遮六尘,明了体而生,非尘自.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证抉要讲记 17《中观庄严论》云:“识者遮六尘,明了体而生,非尘自性者,此即自证识,一体无分者,三体非理故,以彼自证者,非有能所证。”对于这两颂,我们用问答的方式来解释。首先对方问难:你们安立的自证不合理。因为:所取的境相是识自己,能取或者能证知者也是识自己,两者是一体的缘故,应成自己的作用在自身上运转,显然不成立。对此分两步回答:第一颂从正面阐明自证识的体相,第二颂指出在一个自证识上并没有能证、所证、证知的别别三体。因此,我们所安立的自证识不是指能证和所证互相观待,而是识本身就是自明自知的体性,所以没有你们所出的过失。下面首先解释什么是自证识:所谓的识,是从遮遣色、声等非明

2、知性的六尘(也就是无心色法)的体性而安立的,这样才能承许产生了明知体性的识。因为万法的体性只有两种:要么自身不是明知的体性,要由它以外的心识来证知,要么自身是明知的体性,不必借助其他来明知。从这里就非常明显地分判出色法和心法的体性差别。也就是无心的色法不能明知自己,需要借助他证识来明知。比如色尘要借助眼识,才证知是什么颜色、形状等;声音也要借助耳识,才证知音调的高低、大小等。而心识决定是明知的体性,不然就和色法一样了。这种不属于无心六尘体性的法,或者遮除了非明知体性的法,就是自证识。这样承许自证识,并没有“自证抉要讲记 17自作用在自体上运转而自相矛盾”的过失。因为我们说到了以

3、自证为体性的识,所以不是以自身外他体的法来证知。因此,你说“在自证识上有所证的境、能证的心和自证别别三体”并不合理。识自己证知自己,并不是像斧头劈木头那样的运作,那是能作和所作成了对待的两个法,也就是在自己之外出现一个取自己的识,或者说所证知的境和能证知者是别别两个。如果像这样承许,那就成了他证。而我们所说的自证识,是指从它一生起的时候,就是自明的体性,而不是靠其他法来明知它。因此就确认到,这个自明或自证是识的本自体性,就像水是湿性那样,这已经透到了名言中心识的究竟体性。所以,在名言中安立自证极为恰当,并没有不合理处。是故,虽不必新立自作用于自心上转,然以此就“自明体性不自蔽,

4、非成自蔽而知”,于此识可无害建立“自证”名言。这一句开示了能建立自证名言的关要。这唯一是从“心识是自明体性而非自蔽”这一点来建立自证的名言,并不需要新安立自己的作用在自体上运转。对方认为,一定要有一种能证者在所证境上运转的情形,才有所谓的证知。我们说,自证有它特别的安立方式,心识显现时它的自性就是自明,所以不必要安立什么能证者在所证境上证知的运作。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就没有任何问题了。自证抉要讲记 17你宗认为,如果承许自证的话,就有自作用在自体上运转的过失。因为既然是运作,就有能作和所作的对待,这就和只是自己一个相违。如果承许“自”,就无法成立自作用在自身上运转;如果承许能证

5、者和所证境对待而发生证知的运作,又成了他证,这就是自内相违。我们回答:不必建立自作用在自身上运转,因为心识最初生起的时候,就是自明的体性,不然就成了无心的色法。因此就安立为自证。这里,关键要明辨无心色法和心识的体性差别。瓶子等境没有心,所以都不是自明的体性。从来没有土木金石等,明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体性。只有在这些境相中有了明了的心识,才能证知这些境是什么体性。这样就能决定无心色法的体性,只有靠自己之外的心识来证知它。而识自身并不像色法,明知它的体性不必要观待其他。如果需要观待其他,那就跟色法一样了。色法是无心,所以不能自明自知;心法跟色法不同,心法是自明的体性。这就是心法有别于色

6、法的基本特性。很容易现量观察到,任何心识显现的当下,都具有自明的体性。因此,安立自证是识的自性最恰当了。比如看电视,显现的那些画面是无心的色法,不可能明知自己是什么形状、颜色,而观众的心识能够证知这个对境。心识自身不需要别的来明知,因为它不是色法,它本身就具有明知的体性,以这一点承许是自证。自证抉要讲记 17比如人们通常会说,灯自己照明自己,或者船夫自己把自己渡过了河。这意思是说,黑暗中的桌子、瓶子等由灯来照明,而灯自己不必要以其他来照明,因为它自己就是明了的体性。同样的,其他乘客要由船夫渡他们过河,而船夫是自己渡自己,不需要别人渡。与比喻类似,这里所谓的心识自明了,是一种名言

7、的假立。从它一出生,它的体性就是明了来作自证的,并不是由第二者来证知它而说证的。所以,这不需要安立“自己在自身上运作”这件事。像灯光,它自身是明,不需要别的法来照明,这就叫自明。灯光不是作为所明的对象而被照明,因为所明的对象一定是被黑暗覆蔽,但灯光不是被黑暗覆蔽。我们说到的灯自明,并不是指在灯之外由一个能明者来照明它。像这样,仅仅是对于生起了明知自身这样的体性,称之为自证。如何呢?即如同对于现见瓶,立“知境”的名言,如是自相续中起何识以自己现见而知,对此为何不能立“自证”的名言?因此,“自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