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政治26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三政治26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doc

ID:51331442

大小:8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0

2020版高三政治26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20版高三政治26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20版高三政治26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20版高三政治26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20版高三政治26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三政治26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添加微信:gzxxzlk或扫描下面二维码输入高考干货领取更多资料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第2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2019届山东寿光质检)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汉字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③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①说法错误,因为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故排除;文化传播的手段是大众传媒,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故②说法错

2、误;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拯救汉字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故③④正确。2.(2018河南安阳联考)约在公元前14世纪时期,殷商后期的“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它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这说明()①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②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③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巨大作用更多资料关注公众号@高中学习资料库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可为各族人民所通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字的演化及其

3、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②中“根本原因”夸大了汉字的作用,排除。④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2019届辽宁锦州质检)“中国智慧自成语境”。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材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A【解析】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故①符合题意;大量成语表达着中国价值观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故②符合题

4、意;材料未体现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故④不符合题意。4.(2018湖南郴州质检)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中华文明无处不在”,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符合题意;美国最高法院

5、大楼的纪念碑上有中国的孔子,这说明中华文化也能够为世界人民共同享用,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①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描述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②不选;材料描述的是美国吸收了优秀的中华文化,而不是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所以④不符合题意。5.(2019届山西太原联考)随着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春节正在慢慢地向世界性节日演变。2018年中国春节前后,世界上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举行“欢乐春节”活动。如今,全球至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把春节定为本国的法定假日。春节走红海外()①源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②体现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外来文化③说明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

6、流④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更多资料关注公众号@高中学习资料库【解析】全球至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把春节定为本国的法定假日,这源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增强,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①④正确;我们应吸收外来优秀文化,②说法错误;③材料未体现。6.(2018福建厦门期末)幽兰生八闽,清香飘四海。金砖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南音随想》节目让观众在缓缓流淌的南音中深深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南音作为中国现存最悠久的传统古乐,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汲取了元曲、弋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至今已有1000

7、余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南音()①在博采众长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②以其民族性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③以其包容性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④在薪火相传中成为民族文明程度重要标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南音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汲取了元曲、弋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这说明南音在博采众长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①正确;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并不能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②不选;“南音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