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案例.doc

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案例.doc

ID:51334874

大小:16.6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1页
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教育案例天心区黄土岭小学郭琼当前的在校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非常的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虽然有的民主意识较强,但大多数我行我素,不懂得与别人合作。对这样的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要专心观察分析,精心设计教育方法和步骤,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谈一谈自己在教育学生上的一个案例。案例产生的背景:我们班有个“问题生”,别说在班里就是在学校也是“有名有姓”。这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一般是完不成,成绩很差。而且个性很独特,态度粗鲁,常和同学打架,自由涣散。是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管理起来让老师和班主任很头痛。主要教育做法:对于这个学生,我是这

2、样做的。首先,我深入地对他的行为及性格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通过家访,得知他是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孩子,父母离异,白天由年迈身体孱弱的奶奶带。父亲有酗酒的习惯,打工回家后对他除了简单的说教就是骂和打。他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渴望得到关爱。了解了这些情况,就为他的一些行为表现找到了原因。然后,便是适时实施教育。1,发现他的“闪光点”,树立信心。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认识到,这些学生在以前都是被老师训斥惯了的,因此再采用说教的方式是很难起到教育效果的。所以我决定采取正面的引导进行教育。开学不几天,我把他单独留下来谈心。他当时觉得很奇怪,我怎么

3、会单独留下他。我没有直接地说出他以前的种种不良表现,而是让他自己总结一下上学期的在校情况。我想想看看他是否诚实。我原以为为了给我留下好印象他会抵赖,专挑优点说。但最终他没有对我隐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这一点让我很惊讶,这也是我发现他身上的第一个“闪光点”。接下来,我告诉他其实我早就对他有了解,我很感动他的诚实,并告诉他这个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可贵的。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他不说话,脸红了,头也低着。他说这是他几年来,第一次听到老师的表扬。我告诉他不管以前怎样,只要能慢慢地改掉不良习惯,就会慢慢变成一个好学生。并让他知道了具体该怎么做,希望他拿出决心

4、和恒心来,老师会帮助他的。他也向我做了保证。从此以后,我经常安排他参加班级活动,如学校的运动会,足球比赛与篮球比赛,我还不时的安排一些小的管理性的任务来锻炼他。让他真正感到老师对他的真诚的关心。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很积极,很上进。2,循序渐进提要求,一点点锻炼毅力。改正错误并不难,难的是惩前毖后,做到持之以恒。要做到这点需要一定的毅力。在学习上,我针对他上课不认真,开小差,乱插嘴的情况,我派了一名班干部与他同桌督促他,只要他有什么违反纪律的情况,我立刻就知道,并及时提醒他。在活动上,我也特别安排一些纪律比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班委和他交往,俗话说

5、,“近朱者赤”,在这些优秀学生的影响与熏陶下,他违纪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且,违纪以后也能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及时改正。3,及时总结和表扬,用“星级综合评价”及时记录他的进步,不断巩固教育成果。针对他经常不做作业的情况,我把每天的家庭作业记录下来,还要记录每天回家的时间和每天半小时的背书情况。这些我及时了解,及时在班里表扬,及时在班里公开对他进行“加星”。教育效果:经过这样一步一步地教育之后,他有了很大的进步。身上那种自由散漫,目无纪律的坏习气明显收敛了很多。上课时,听课注意力集中了很多,能做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上课乱插嘴的情况明显减少。违反纪律的次数越来

6、越少。每天的作业大多数能按时完成,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来问老师。在班级里能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不再给其他同学起外号,不乱说脏话侮辱同学。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学校里组织的活动,劳动积极,值日卫生工作认真负责。有时候能主动向老师反映班级里的情况。到现在为止,再也没有出现逃学的情况。慢慢地能理解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接受老师的批评,能知错就改。案例启示:通过这个教育案例,我深刻体会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只要找到突破口,辅之以因材施教,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育学生时,作为教师也要讲究策略,敢于创新,因材施教。

7、一切教育以我们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前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思想道德得到健康地发展。教育理论分析:在我的观察、了解过程中,在对学生的教育设计、实施中,在对学生的成绩、成长记录中,这个学生受到了教育,全班的学生受到了教育。你问其中有多少深奥的道理?其实没有。只是将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进行了梳理和引导,如此而已。如果硬要说有,那么,只能说师生共同成长的本身震撼了孩子的心灵。用张万祥老师的话来说,便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有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