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最怕凌乱的思路.doc

教学设计中最怕凌乱的思路.doc

ID:51353935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教学设计中最怕凌乱的思路.doc_第1页
教学设计中最怕凌乱的思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中最怕凌乱的思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堂“送教课”引发的思考荔园外国语小学:白凡轩2013年10月,我应贵州龙里县教育局的邀请,在龙里县第四小学上了一节公开课《温度》。我把本节课从设计到试教,再到上课,最后反思的过程梳理一下,才发现在教学设计中最怕凌乱的思路。一、预设不足难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在没有上课之前,我想在教学中体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体现小组合作的意

2、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在汇报展示的质疑中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都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模块教学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但一试教,在第一个环节中,三个城市的温度,长春-4℃~5℃,深圳24℃~29℃,贵阳11℃~19℃,从三个温度总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这个问题一放出去,发现孩子们说的就五花八门,但由于我自己没有预设那么多,尤其是出现了那么多与本节课无关的知识后,我并没有把孩子的思路牵回来,但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还是生拉硬拽的把孩子拉了回来,整个过程就有点牵强,老师就是一定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设想中

3、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孩子主体性的发挥。预设不足难生成。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倾听不够无亮点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观念进入教学过程的,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在倾听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诞生更精彩的观念,这是教学的价值所在。倾听是一种智慧。老师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就

4、是你了解学生思想的最佳时机,就能有效的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话题,不要害怕学生议论的“过格”,更不要目空一切的地抢先发表你的“高见”。在教学中,老师就一定要学会倾听,学会听孩子要说什么,以及我们要怎么和孩子交流和沟通,孩子们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我们如果在教学中没有认真听孩子们说,我们就会失去很多教学中的亮点和闪光点。在第一次试教的时候当我把温度计上的数字都遮住的时候,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在温度计上最重要的是刻度和数字”但我没有理他,因为我的漠视,这个孩子从这句话

5、之后就再也没有发言了;还有在介绍温度的时候,有个学生说“负数都比自然数小”,本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亮点,但老师的模式还是自顾自的讲下去,如果我接一句:“你说的太棒了,的确,负数就是比自然数小”就好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为今后的学习也做了个铺垫。看来倾听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倾听,才能让精彩呈现。三、情景引入缺引导思路总是在变换,总是觉得想变化,却从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变化,这个环节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其目的是什么,为了上这节课,我还是真的花了好多心思,倾听不够,就专门练倾听,预设不够,就专门做调查,把所有的情况做个罗列,让

6、自己尽量预设足,但总是觉得缺少什么,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以同学们喜欢的旅游作为突破口,把他们带进天气预报的视频中,从而进入《温度》的教学。觉得这样也应该不错,又一次把教案做了大变动,让孩子在情境教学中体会温度。改完后又开始了第二次试教,当我把温度的天气预报播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干什么,原来在播报温度的时候还是缺少对孩子倾听天气预报的要求,因为要求的不具体,孩子就无所适从,再改进。缺少指导性的倾听,效果是出不来的。创设什么情景,应该怎么引导,我却怎么引导的,从此发现了什么问题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你有什么引导,为

7、什么孩子不明白,要把细节写清楚四、改动频繁反成拙。要正式上课的前一天,我还是觉得自己的课有一些问题,总觉得不够顺,所以又进行了一个改动,让孩子听完天气预报后,直接抛出一个大问题:你看你自己的记录单,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是我和同伴商量很久才想出来的,也是想了很久的,但当正式上的时候,才发现孩子们都不知道说什么,一直围绕着天气预报为什么是多少度来研究的。这节课虽然上完了,孩子们也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能发现,温度的数字越大,指针越高。感受到:零上温度,数值越大,温度越高。也能体会到零下温度,数值越大,指针越往下,温度反而

8、越低。感觉上是重点突出了,难点突破了,但其实还是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整理的,比如:预设和生成,对知识的了解和拓展,认真倾听,以及每个活动的环节的目的性何在?是否很清晰?老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是否有效性……课已结束,但思考并未结束,希望以此为鞭策自己的动力,让自己时常想起这节课,努力无止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