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进程设计.doc

教学进程设计.doc

ID:51358214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教学进程设计.doc_第1页
教学进程设计.doc_第2页
教学进程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进程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进程设计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因为无论贵为总统或是贱如乞丐,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有人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塑造的”,结合这个故事,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正因为平等是如此的可贵,所以,为了实现和维护平等,人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讲授新课第一环节:(1)这几位同学向《心声》节目反映了什么问题?小文、小凯、小兰和阿峰中哪个同

2、学受到了什么对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们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吗?为什么?(2)如何评价这样的待人态度?这样待人会产生什么后果?(3)我们班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了改变这类现象,我们可以作什么努力?第二步:小组发言人在班级交流小组讨论结果。第三步:各组把意见在全班交流后教师归纳。(活动2)假如社会失去平等……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不平等制度及其危害,人类追求平等的努力和斗争,懂得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请学生设想假如整个社会不能保障平等,人们缺乏人格平等观念,社会将会怎样?然而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教科书的材料及补充材料。组织学生讨论:世界上这些不平等制

3、度和歧视造成了什么危害?你如何评价人们争取平等的努力和斗争?老师归纳: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多方促进社会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出示“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的图片)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事例或法律条文。(活动3)小甲的疑问活动目的:使学生弄清楚“人生而平等”和人作为不同个体间的贫富、生理、名誉、地位等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上。社会上有的同学出身富贵,有的同学却生活拮据,有的人体力超群,有的却体弱多病,有的出生在首都北

4、京,有的人却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那么大,为什么老师还会说,人生而就是平等的呢?你能帮助小甲回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发言,老师归纳总结。(活动4)来自民工子女的声音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要有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读书期间,无锡当地的同学对老师和他们本地的同学都很有礼貌,对老师也很尊重,可是每当与我们民工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骂我们“乡巴佬”、“外地人”。他们的父母也总是不让他们和我们一起玩,说我们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老师还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地宣布哪些同学是外地人,需要交借读费,哪

5、些同学是本地人,不需要交钱。“无锡当地的同学对老师和他们本地的同学都很有礼貌,对老师也很尊重,可是每当与我们民工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骂我们‘乡巴佬’、‘外地人’”。请你根据这点谈谈无锡当地的这些同学有没有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为什么?请你对“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外地民工的孩子,你会怎样与他(她)相处?为什么?第二环节:讨论交流形成概念1.尊重平等的人格(1)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平等的内涵。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都具有在道德与法

6、律上同所有其他人同等的地位。(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尊重他人意味着尊重对方平等的人格,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应有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不因为人们之间所存在的先天的或后天的差异而显示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待人之道,体现了一个人的可贵品质。(3)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2.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2)平等是落后和愚昧的表现近现代以前人类社会曾经出现过的各种不平等制度、各种歧视,并且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如在古

7、代罗马奴隶制度社会,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教会与封建主贵族享有特权,假借上帝之名剥夺人们的生命、自由、平等。等等,人们为争取平等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斗争。(3)平等在社会进步中的实现3.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1)现实中存在着差异和不平等(2)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原因人们在天赋上存在容貌、智力、体力的差异和出生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等,还有后天的个人主观努力程度不同、社会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这些差异造成种种差别,表现为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地域差别等等,这些差别可能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另外种族、文化语言、本地

8、人和外地人的差异等也会成为歧视的原因。(3)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正确态度。一是抹煞差别,追求结果的均等。二是强调差别,以此划分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