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

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

ID:51361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21

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_第1页
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_第2页
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_第3页
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_第4页
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_第5页
资源描述:

《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水处理工艺PVA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I)  崛起于液体分离领域的渗透汽化膜过程,正是由于运用了聚乙烯醇/聚丙烯腈(PVA/PAN)复合膜,才于80年代初首先在酒精脱水的工业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我们设计开发成功的首台渗透汽化中试装置采用的是以PVA为主要材料的复合膜。因此,开发高选择性、高渗透通量的PVA复合膜是发展渗透汽化技术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研制的PVA复合膜的酒精脱水分离性能,旨在揭示渗透汽化过程该复合膜的分离性能与过程参数的关系,着眼于工业应用,展示该复合膜长期运行时的分离性能。1 实验部分1.1 PVA复合膜的制备以聚丙烯腈(

2、PAN)膜为支撑层,以聚乙烯醇(PVA)为活性层,制成PVA复合膜。1.2复合膜的性能测试渗透汽化性能测试采用膜下游抽真空,渗透物以液N2冷凝收集方法。膜有效面积为2.2×10-3m2。除说明外,运行温度31℃,膜面流速4.2×10-2m/s,膜下游压力7×103Pa--10×103Pa。以不同浓度的酒精为料液,改变操作温度或膜下游真空度或膜面物料流速,可获得一定条件下复合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渗透通量(J)以单位时间(h)单位膜面积(m2)透过的渗透物重量(g)表示,料液和渗透物的乙醇浓度(Xe、Ye)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分离因子(α)的表达式为:α=[渗透物中水浓度(Yw)/

3、渗透物中乙醇浓度(Ye)]/[料液中水浓度(Xw)/料液中乙醇浓度(Xe)]2  结果与讨论2.1 渗透汽化操作条件的影响2.1.1 进料浓度的影响采用已在室温条件下贮存10.5个月后并已实验运行38天的4707号PVA/PAN复合膜,分别测试膜对不同浓度料液的分离性能,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当料液的乙醇浓度增加时,复合膜的渗透通量直线下降,但其值均大于400g/m2·h,而渗透物中的乙醇在料液恒沸组成浓度时仍然检测不出,直到料液的乙醇浓度大于96wt%时,渗透物中乙醇浓度逐渐增加,但始终小于1.0wt%。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优良,显著地表现在即使料液乙醇浓度大于99

4、wt%时,仍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和优异的选择分离性能。2.1.2 操作温度的影响采用已在室温条件下贮存10.5个月的4706号复合膜,在料液的乙醇浓度91.35wt%时,测定了不同的操作温度(tf)时的分离性能,结果见图2。图2显示,渗透通量的增加虽然变化幅度不太大,但呈直线上升。而渗透物的乙醇浓度(Cp,e)在35℃以下操作时都检测不出;高于35℃,则随着操作温度的提高而明显的增加。这些性能变化符合大多数渗透汽化选择分离性能与温度的关系。2.1.3操作压力的影响在渗透汽化过程的操作中,膜上游的压力即使在高达接近10MPa的压力范围内,都不会对膜的分离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本文仅研

5、究过程中膜下游压力的影响。表1列出了有关实验结果。表1清楚表明,当膜下游压力减小即真空度提高后,无论是乙醇浓度小于恒沸组成或是高达99wt%以上的料液,复合膜的渗透通量都有较大增加,而渗透物中乙醇浓度没有显著变化,甚至用高浓度的料液运行时,由于真空度的提高,膜的分离率还略有改善。这是由于真空度提高后,组分传递的推动力即膜两侧的分压差增加,渗透通量随之增加。实验用的复合膜是PVA型优先透水膜,当膜下游压力降低时,造成汽相侧膜面由“湿态”向“干态”转变,优先渗透组分即便是难挥发物,也会有非常好的选择分离性能。显然,膜下游压力为零时,渗透通量为最大。但在生产运行时,设定一个尽可能低的经济可

6、行的操作压力,如表1所示,对高浓度乙醇的料液脱水是十分重要的。2.1.4 膜面流速的影响用乙醇浓度为94.10wt%的料液,进行了4707号膜面料液不同流速的试验(见图3)。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改变膜面的料液流速,复合膜的分离因子没有变化,始终保持了无穷大的水平,但是复合膜的渗透通量随着膜面料液流速的增大呈逐渐上升,从图3可见,到流速(u)为0.03m/s之后,渗透通量呈恒定趋势。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膜面流速是提高复合膜渗透通量的一个措施。这是由于在渗透汽化过程中,膜面料液中的组分水优先渗透过膜,导致膜面料液的乙醇浓度远高于主体料液,这在高通量的渗透汽化膜时更为严重。增大

7、膜面流速的效果可减少这种浓差极化层的厚度,强化过程传质,从而获得了高的渗透通量。对于使用中等渗透通量(一般指J=200~300g/m2·h)的膜,大于0.01m/s膜面流速的装置设计,则成为一个成功的渗透汽化工艺[1,2]。但将上述结果结合图1的结果考虑,可以认为,对于高通量的渗透汽化膜,工艺设计的膜面流速应取0.02m/s左右,以便更好地发挥复合膜的高通量优点在生产中的效益。2.2长期运行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用膜号4707、4706分别进行了长期运行试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