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doc

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doc

ID:51363222

大小:7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2

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doc_第1页
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doc_第2页
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doc_第3页
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doc_第4页
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赵长令 摘要:根据GB1179-83《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标准导线的具体结构和尺寸,提出了钢芯铝绞线的交直流电阻和载流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出口钢芯铝绞线及作技术经济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主题词:钢芯铝绞线 交直流电阻 载流量 计算程序1.概  述  目前,钢芯铝绞线载流量的计算方法有许多种,其中英国摩尔根公式考虑影响因素较多,并有实验基础。我国在制定现行标准时,将摩尔根公式进行适当简化,并结合试验,推出文献[1]的载流量计算方法。本文将根据GB1179-83《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标准导线的具体

2、结构和尺寸进行交直流电阻和载流量的计算,并给出70℃、80℃及90℃导线载流量的计算结果。2.载流量的计算条件  架空导线的载流量是受导线载流发热后的强度损失制约的,因此控制导线使用温度是很重要的。导线的载流量的大小还与导线直流电阻、结构、表面状况、环境温度及风速大小方向等因素有关。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常年气象条件极不一致,为了统一计算方法,推荐采用下述条件:环境温度40℃,风速0.5m/s,日照强度1000W/m2,导线表面状况按使用后氧化发黑的情况考虑,辐射和吸热系数均为0.9。3.载流量的计算公式  文献[

3、2]中摩尔根公式对于有风有日照的载流量为:     (A)(1) 式中WR-导线单位长度的辐射散热功率,(W/m);  WF-导线单位长度的有风对流散热功率,(W/m);  WS-导线单位长度的吸热功率,(W/m);  K-交直流电阻比;  Rd-导体t℃时的直流电阻,(Ω/m)。3.1辐射散热功率     (W/m)(2)式中ε-导线表面的辐射系数(光亮新线0.23~0.43,涂黑旧线.90~0.95);  S-斯蒂芬-波尔茨曼常数=5.67×10-8(W/m2);  θ-导线表面平均温升,(℃);  ta-环境

4、温度,(℃);  D-钢芯铝绞线外径,(m)。3.2有风时对流散热功率     (W/m)(3) 式中ρ-风向与导线轴线的夹角,(°);  λf-导线表面空气层的传热系数,(W/m℃);  υf-导线表面空气层的运动粘度,(m2/s);VD/υf-雷诺系数;V-风速。   系数C和指数p与雷诺系数有关。当雷诺系数为100~3000时C=0.75,P=0.485。通常(ta+θ/2)=40~80℃时,并且风速垂直于导线轴线,n=0.9,(3)式可以简化为:     (W/m)(4)3.3日照吸热功率     (W/m

5、)(5) 式中αs-导线表面的吸热系数:光亮新线0.23~0.46,涂黑旧线0.90~0.95;    Is-日照强度:850~1050,(W/m2)。 4.直流电阻及交流电阻的计算 4.1直流电阻  导线20℃时的直流电阻R20可按式(6)计算:     (Ω/km)(6) 式中ρ20-铝导线在20℃时的电阻率,(0.028264Ω·mm2/m);  λam-铝线股绞的平均绞入系数[1];    N-导线中铝线的总根数;    d-铝单线直径,(mm)。     (Ω/km)(7)式中α20-钢芯铝绞线的电阻温度

6、系数。根据摩尔根的实验数据,185-400mm2在0-100℃之间的电阻温度系数分别为0.00466/℃和0.00425/℃。我国对LGJ-400/25及LGJ-400/35的实验数据分别为0.00464/℃和0.00429/℃。 4.2交流电阻  导线的交流电阻主要由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及钢芯的磁滞、涡流损耗而产生的。 4.2.1由集肤效应引起的损耗因数  集肤效应引起的损耗因数[3],由式(8)计算:     (8)式中:  D-钢芯铝绞线外径,(cm);  Ds-钢芯绞线外径,(cm)。 4.2.2由邻近效应引

7、起的损耗因数  邻近效应引起的损耗因数[3],由式(9)计算:     (9) 式中: L-导电线芯中心间距,(cm)。   当导电线芯中心间距L大于5倍钢芯铝绞线外径时,由邻近效应引起的损耗可忽略不计。由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引起的损耗因数之和由式(10)计算:   (10)  导线载流时,假定电流沿导线轴方向的流动略而不计,电流全部沿导线中铝股线的螺旋方向流动,则由交流产生的磁场强度而引起电阻增量(Ω/m):    (11) 式中f-频率,(Hz);  Ag-钢芯总截面,(cm2);  m-铝线的层次;  Nm-第

8、m层铝线的总匝数,(1/cm);Nm=nm/lm  nm-第m层铝线的根数;  lm-第m层铝线的节距长度,(cm);  μ-钢芯的综合磁导率;  tgδ-磁损耗角正切;  N-导线中铝线的总根数。   式中(-1)m-1项为考虑到导线中相邻层铝线的绞向相反,而形成的不同方向的磁通。μ及tgδ两项是由相应的磁场强度H决定的。其磁场强度H由式(12)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