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期末复习数学易错题.pdf

初二上期末复习数学易错题.pdf

ID:51370011

大小:1.0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11

初二上期末复习数学易错题.pdf_第1页
初二上期末复习数学易错题.pdf_第2页
初二上期末复习数学易错题.pdf_第3页
初二上期末复习数学易错题.pdf_第4页
初二上期末复习数学易错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上期末复习数学易错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册期末易错题汇编1.已知:在Rt△ABC中,∠C=90º,BC=1,AC=3,点D是斜边AB的中点,点E是边AC上一点,则DE+BE的最小值为A.2B.31C.3D.232.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神秘而美妙,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如图所示,AB为Rt△ABC的斜边,四边形ABGM,APQC,BCDE均为正方形,四边形RFHN是长方形,若BC=3,AC=4,则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11113.阅读下面计算+++L的过程,然后填空.133557911111111111111解:∵=(),=(),…,=(),13

2、2133523591129111111∴+++L133557911111111111111=()+()+()+L()2132352572911111111111=(++L)2133557911111=()21115=.11以上方法为裂项求和法,请参考以上做法完成:11(1)+=;24461116(2)当Lx时,最后一项x=.133557134.在等腰△ABC中,AB=AC,∠BAC=45º,CD是△ABC的高,P是线段AC(不包括端点A,C)上一动点,以DP为一腰,D为直角顶点(

3、D、P、E三点逆时针)作等腰直角△DPE,连接AE.(1)如图1,点P在运动过程中,∠EAD=,写出PC和AE的数量关系;(2)如图2,连接BE.如果AB=4,CP=2,求出此时BE的长.5.如图,等腰ABC中,ABAC,MN是边BC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不与点B重合,1点N不与点C重合),且MNBC,MDBC交AB于点D,NEBC交AC于2点E,在MN从左至右的运动过程中,BMD和CNE的面积之和A.保持不变B.先变小后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一直变大6.如图,点D是线段AB上一点,CABADEABF90,

4、ACBD,ADBF,ABDE.若AEB,则CEF.(用含的式子表示)7.分式中,在分子、分母都是整式的情况下,如果分子的次数低于分母的次数,称这样的243x分式为真分式.例如,分式,是真分式.如果分子的次数不低于分母的次数,3x2x4x2x1x称这样的分式为假分式.例如,分式,是假分式.x1x1x1(x1)22一个假分式可以化为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例如,1.x1x1x12x1(1)将假分式化为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x12x(2)若分式的值为整数,求x的整数值.x18.在等边

5、ABC外作射线AD,使得AD和AC在直线AB的两侧,BAD(0180),点B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为P,连接PB,PC.(1)依题意补全图1;(2)在图1中,求BPC的度数;(3)直接写出使得PBC是等腰三角形的的值.9.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且∠AOB=40°,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当△PMN周长取最小值时,则∠MPN的度数为()A.140°B.100°C.50°D.40°10.定义:任意两个数a,b,按规则cabab扩充得到一个新数c,称所得的新数c为“如意数”.(1)若a

6、2,b1,直接写出a,b的“如意数”c;(2)如果am4,bm,求a,b的“如意数”c,并证明“如意数”c0232(3)已知a=x1(x0),且a,b的“如意数”cx3x1,,则b(用含x的式子表示)1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外侧作直线AP,点C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点D,连接AD,BD,其中BD交直线AP于点E.(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PAC=20°,求∠AEB的度数;(3)连结CE,写出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3.小刚根据学习“数与式”的经验,想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方

7、法探究下面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以下是小刚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具体运算,发现规律.111112113特例1:;特例2:;特例3:;2423934164特例4:.(举一个符合上述运算特征的例子)(2)观察、归纳,得出猜想.如果n为正整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这个运算规律:.(3)证明猜想,确认猜想的正确性.1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BC边上一动点,点E,F分别在AB,AC边上,连接AD,DE,DF,且∠ADE=∠ADF=60°.小明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E=AF.小明把这个猜想

8、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利用AD是∠EDF的角平分线,构造△ADF的全等三角形,然后通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想法2:利用AD是∠EDF的角平分线,构造角平分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