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妈,你错了,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doc

拼妈,你错了,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doc

ID:51378679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2

拼妈,你错了,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doc_第1页
拼妈,你错了,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doc_第2页
拼妈,你错了,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doc_第3页
拼妈,你错了,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doc_第4页
拼妈,你错了,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拼妈,你错了,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拼妈,你错了,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对于陪孩子这个问题,我认为第一不要太具象了,不要认为坐在孩子身边就叫陪。只要孩子天天能见到家长,和父母关系良好,就认为这是好的陪伴。这是误读。继“拼爹”之后,“拼妈”一词又浮出水面。替孩子做手工作业、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组织同学间的聚会,甚至帮老师发表论文……“拼妈”到底拼的是什么?记者为此专访了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教育专家尹建莉女士。“拼妈”的核心是比拼教育理念记者:有人说,“拼妈”就是比拼妈妈的个人素质,妈妈的个人素质越高,孩子越容易成才。对此你怎么看?

2、你认为“拼妈”应该比拼什么?尹建莉:“拼妈”是继“拼爹”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拼爹”指的是比拼权力和金钱,比如为孩子安排工作或办一些事情是贬义词。而在我看来,“拼妈”则有关子女的教育和发展,有关子女的幸福感,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拼妈”的核心应该是比拼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就是科学的家庭教育手段,而非妈妈的个人学历或社会地位。现在的家长有三种,第一种是不懂教育,也不管孩子;第二种是不懂教育,但非常用心地去管孩子;还有一种是既懂教育,又用心地管孩子。在我看来,最有破坏力的就是第二种了,即使有的妈妈学历很高,但乱

3、管,比不管更可怕。在教育上,一个高学历的破坏者,其破坏性很可能比没学历的家长还大。记者:目前的社会上,一些妈妈替孩子做手工作业、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组织同学间的聚会,甚至帮老师发表论文……对于这些“拼妈”行为你怎么看?尹建莉:并不是妈妈动手参与了,就叫“拼妈”,这要看具体情况。有些行为是积极的或者说是可取的,比如,组织同学间的聚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社交圈子,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替孩子做手工作业显然是出于妈妈的一种虚荣心,妈妈可以协助或启发孩子做手工作业,而不必出于要得到表扬的目的替孩子代劳。至于帮老

4、师发表论文,这就又回到了“拼爹”的套路上,无非是凭借自己的权力来做事,想以此巴结老师,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好处。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则是尊重孩子记者:那么你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尹建莉: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则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谓尊重孩子,不是说不打骂就是尊重了,而是在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家长能认真地体悟、理解孩子的感觉及需求,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家长都要尽可能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记者:要做到尊重孩子,应该从哪里入手?尹建莉

5、:说起来,要尊重孩子的道理每个家长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很难。我曾经在网上出过这样一道测试题:某个周末,在两个不同的家庭里,两个孩子分别在电脑前玩游戏。到中午时分,妈妈叫孩子一起吃饭,可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中。一位妈妈看孩子兴致正浓,就盛了一碗饭,再夹了些菜,放在电脑旁,然后自己去吃饭了。另一位妈妈,大声喊了孩子好几遍,看孩子毫无反应,就生气地自己去吃饭了,剩下孩子一个人饿着肚子。对于这道测试题,有大约六七成的妈妈都选择了第二位妈妈的做法。而在我看来,尊重孩子,正是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中。如果你连孩子周末打游戏都不能

6、给予一定的自主权,那么何谈尊重孩子呢?我觉得那些总认为孩子不听话的家长,往往是不尊重孩子、不关注孩子的自主选择,只在乎自己感受的家长。这些家长对孩子限制太多,是真正“不听话”的家长。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正是体现在对细节的处理水平上。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记者: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妈妈,她们为了多一些时间陪孩子而辞职回家,你认为多陪孩子的妈妈就是“好妈妈”吗?尹建莉:对于陪孩子这个问题,我认为第一不要太具象了,不要认为坐在孩子身边就叫陪。只要孩子天天能见到家长,和父母关系良好,就认为这是好的陪伴。这是误读。第

7、二,质量重于数量,和孩子相处时间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越长越好。陪孩子要放在“用心”上,而不是在“用力”上。有的家长把“陪”理解成处处看管着孩子,包括写作业也要坐在边上。其实,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于妈妈,内心却并不想听妈妈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记者:你说过“不管”比“管”好,怎样理解这句话?尹建莉:“不管”绝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而是一种技巧,以不管的方

8、式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比如,从我女儿上小学之后,我就有意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所以我不陪孩子写作业,也不检查她的作业,甚至看着她忘了写作业也不去提醒。这表面上是不作为,实际上则培养了孩子的自觉意识,让她对自己的作业负责。我认识一个男孩,大三了,门门功课不及格,到最后索性连考场都不进,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打电脑游戏。他妈妈从外地来看他,跟我诉苦。我一问,这位妈妈也是位教师,以前对儿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