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doc

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doc

ID:51411513

大小:72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23

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doc_第1页
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doc_第2页
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doc_第3页
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doc_第4页
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联达构件的绘图标准流程1总则:用广联达软件绘制钢筋时,绘图人员需要设置汇总方式:按中轴线计算钢筋,按照图纸要求修改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按合同约定设置计算设置、搭接设置(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北京项目:直径≤12时12米,>12时8米(本条只适用于北京定额)),然后导出设置,供其他绘图人员在进行导入设置。如果工程需要俩人或者多人完成时,轴网建立以及工程设置开始必须由一个人建立。然后再进行绘制。1.1部位绘制顺序:基础层上一层→基础层→中间层的绘制→顶层的绘制;如有需要手动调整的标高都用层底/层顶标高±数值定义。1.2构件绘制顺序:1.2.1基础层上一层

2、构件的绘制顺序:墙、暗柱的定义→墙的定位→柱(暗柱、框柱)的定位→连梁的定义→连梁的定位→柱(暗柱、框柱)的定位→墙洞的定位→墙洞加筋→横向梁的定义→横向梁的定位→纵向梁的定义→纵向梁的定位→板的定义→板的定位→板受力筋的定义→板受力筋的定位→板负筋的定义→板负筋的定位→板洞的定义→板洞的定位→板洞加筋1.1.1基础层构件的绘制顺序:将基础层上一层竖向构件和门洞口复制到基础层→门洞地梁的定义→门洞地梁的定位→横向基础梁的定义→横向基础梁的定位→纵向基础梁的定义→纵向基础梁的定位→筏板基础的定义→筏板基础的定位→筏板主筋的定义→筏板主筋的定位→筏板负筋的定义→筏板

3、负筋的定位1.1.2中间层及顶层的绘制顺序同基础层上一层构件的绘制顺序1.2具体工程做法的标准计算方法1.详图与平面图截面尺寸不符时,处理方法必须与组长(项目经理)进行沟通,并将处理方法写入“编制说明”;必要时需向雇主(项目公司)提疑问卷;2.“计算设置”中框架梁、非框架梁、基础梁、基础次梁在工程绘图开始之前;组长(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将附加箍筋的根数填入计算设置,局部楼层、部位附加箍筋根数不同时,绘图人员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原位修改;注意:次梁与次梁相交处如果需要设置附加箍筋绘图人员必须根据原位修改3.拉筋:基础底板、顶板、墙体拉结筋计算根据图纸要求;但计算

4、根数时间距应符合模数;拉筋按照图纸给出的间距填写,计算设置根据图纸选定何种方式。4.当设计未明确基础、非框架梁、顶板为抗震构件时,计算钢筋量时均按非抗震计算。5.基础范围内竖向构件的抗震等级均按基础上层竖向构件抗震等级计算,详见《04G101-3》第14页第2.6.1条。                                                                                                                                                    

5、                   各构件画法及注意事项:1墙1.1墙的定义构件:1.单击工具栏中的“定义构件”;2.条板墙定义名称为条板墙+墙厚;砌体墙定义名称为砌体墙+墙厚,地下室挡土墙定义名称为挡土墙+墙厚。名称包含:内(外)墙或墙编号+墙厚3.在该页面下,单击左上角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新建剪力墙,并打开其它属性的下拉按钮;拉筋间距的输入格式:间距×1/2间距由于设计 不同的墙体有不同的标高、高度及计算设置,为避免混乱,在原位选择墙体修改,定义时按默认值由于地下外墙保护层与内墙不同,因此在原位选中墙体修改属性保护层,在定义中不修改名称中的墙厚必须和厚度统

6、一两排钢筋不同时的定义方式1.2墙的定位:墙的定位必须与图纸所示保持一致,墙必须在暗柱里面也布置(如暗柱为300宽,无300厚剪力墙时,定义个无配筋的300厚墙画上),并且墙与墙之间必须要相交。1.1墙的注意事项:l根据设计输入压墙筋l根据设计输入其它钢筋l根据总说明看是否增加水平筋搭接。l调整基础里面的弯折。l在绘制墙的时候,暗柱里面也必须绘制墙。l墙拉筋在图纸未注明的时候,采用梅花形布置。(详见12G901)。(本条在当代节能不适用)l墙洞扣洞以及加筋一般情况下在原位填写钢筋。2暗柱2.1暗柱定义构件暗柱定义的编号必须与图纸所示一致。2.2暗柱的定位暗柱的定

7、位必须与平面图一致。2.3暗柱义构件的注意事项1.暗柱保护层按照图纸给出的墙的保护层计算。2.当出现端柱时,名称改为DZ打头,软件自动汇总至暗柱端柱总量。定义如下图:1.其它箍筋中输入的数值为扣除保护层之后的长度2.其它箍筋的形式与其对应得计算方法如下图所示(建议截面编辑)。一字型的暗柱复合箍筋计算公式为:(B-2*BHC-2*d-D)/档数*复合箍筋所占档数+D+2*dL型、T型的暗柱复合箍筋计算公式为:B/档数*复合箍筋所占档数+D+2*dZ字型、C字型的暗柱复合箍筋计算公式为:(B+2BHC+2d+D)/档数*复合箍筋所占档数+D+2d1.沿暗柱长度方向

8、的拉筋:在定义构件时软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