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龚家方4号斜坡变形破坏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三峡龚家方4号斜坡变形破坏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ID:51412573

大小:1.77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3

三峡龚家方4号斜坡变形破坏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1页
三峡龚家方4号斜坡变形破坏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2页
三峡龚家方4号斜坡变形破坏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3页
三峡龚家方4号斜坡变形破坏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峡龚家方4号斜坡变形破坏及影响因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3卷第21期人民长江V01.43.No.212012年11月YangtzeRiverNov..2012文章编号:1001—4179(2012)2l—0039—03三峡龚家方4号斜坡变形破坏及影响因素分析刘广宁1’2,黄波林1,陈小婷1,王世昌1(1.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龚家方4号斜坡位于三峡库区巫峡段龚家方崩塌下游1.5km,鉴于其地质条件与已崩塌的龚家方斜坡类似,其失稳亦诱发涌浪灾害。通过对该斜坡详细调查以及专业仪器监测和室内试验等手段,对其变形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该

2、斜坡变形以层间剪切、坡面拉裂、倾倒变形为主。监测数据表明,目前斜坡仍处于变形阶段。影响该斜坡稳定性因素为岩性特征、地质结构、水体作用,其中库水和水岩作用为主要因素,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关键词:变形;监测;影响因素;龚家方中图法分类号:P642.2文献标志码:A巫峡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发育较为严重的地后缘高程510m、宽195m。斜长755m,平均厚度15区。2006~2008年马鞍子危岩体所在斜坡发生5次m,面积约35000m2,体积约45万m3。不同程度的崩塌⋯;剪刀峰一带于2007年7月发生两区域构造上该斜坡位于横石溪背斜西翼、巫山向次崩塌旧。;2008年9月巫山县水泥厂滑坡变形、

3、下部斜东翼’4o,岩层产状为:330。一335。£40。~60。。主要垮塌¨1;2010~2011年望霞危岩体发生数次崩塌,目出露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和大冶组(图1)。嘉陵江前重庆市正在对残留的10万m3以上的危岩进行清四段(T,j4):灰色夹肉红色厚层致密状灰岩夹白云岩、除、治理工作。三峡库区蓄水后,重庆巫山巫峡口长江含泥质白云质灰岩,下部为含泥质灰质白云岩,中、上北岸龚家方于2008年11月23日发生体积约38万部夹角砾状及假鲕状灰岩。嘉陵江组三段(T。j3):灰m3崩塌,形成较高的涌浪;上述险情均发生在长江色夹肉红色厚层状、致密状灰岩夹白云岩;中部夹燧石巫峡左岸、巫峡口至神女峰2

4、0km范围内,密度大、频团块。嘉陵江组二段(T,j2):浅灰、灰色厚层状灰岩及率高。本文以龚家方4号斜坡为例,对其变形状况进白云质灰岩夹不规则的盐溶角砾岩。嘉陵江组一段行分析,以期为类似斜坡进行有效防治、治理提供依(T。j1):灰、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及白据。云质灰岩。大冶组四段(T,d4):灰色、肉红色厚层状含泥质灰岩、灰岩,分布于斜坡中部。大冶组三段1斜坡概况(T.d3):灰、浅灰色薄层状灰岩,顶部及中部夹厚5~龚家方4号斜坡位于长江左岸,上距重庆市巫山10m的灰色中一厚层状灰岩,分布于斜坡中下部,有县县城5km,距龚家方斜坡1.2km,该斜坡所处区域明显弯折现象。大冶

5、组二段(T,d2):灰、浅灰色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夹黄灰色页岩。上为中低山峡谷地貌,斜坡以两侧冲沟为界,斜坡平面形态呈舌形,坡向160。。斜坡自上而下呈陡一缓一陡2斜坡变形特征折线型,其中高程450m以下平均坡角45o~55。,高程450~600m平均坡角35。一45。,600m以上坡角达到2.1坡体宏观变形特征65。~75。,前缘直抵长江。前缘高程100m、宽210m;通过对龚家方4号斜坡详细调查分析,该斜坡的收稿日期:2012一01—05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灾害预警项目(1212011014027)作者简介:刘广宁,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地质灾害研究。E人民长江变

6、形特征主要为:层间剪切、坡面拉裂、倾倒变形。B04、B05、B06、B09五个点运动特征基本一致,总体表现为拉伸,拉伸量为20—36mm;B07、B08两个点运动特征基本一致,总体表现为压缩,压缩量为10—15mm;而B03和B09两个点的运动特征基本一致,总体表现为拉伸一压缩一拉伸,变形累计量达到30~40mm。根据斜坡的运动特点,当位移计为拉伸时,监测区间的坡体在向坡外运动。当位移计为压缩状态时,监测区间的坡体受挤压。图l龚家方4号斜坡区域工程地质示意在该斜坡高程270m处有一走向80。~110。的落坎,呈弧形,坎高0.5~1.2m,长度大于10m;高程312m有一走向85。~95

7、。的下挫陡坎,呈弧形,坎高厂、0.6m,长度大于10m,在高程340,351m处也有多处落坎。在斜坡中部有明显V型倾倒变形。V型倾倒的特征表现为岩层倾角的急剧变化,有明显的折断面。坡脚自西向东出现不同程度变形垮塌,变形以岩块复合弯曲倾倒为主。在斜坡东、西两侧坡脚冲沟内逛∥.?/均可观察到该变形特征。岩块沿着横节理(130。~160。£45。~65。)产生大量的微小位移,展示出岩层弯图2岩层产状变化极点等密度图曲的连续性和累进性。综合各个监测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