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pdf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pdf

ID:51414258

大小:1.49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3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pdf_第1页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pdf_第2页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pdf_第3页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pdf_第4页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4期地震地质Vo1.32.No,42010年l2月SEISMOLOGYANDGEOLOGYDee..2010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0.04.002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王小龙倪四道刘渊源余国政。'。李克昌’。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2)重庆市地震局,重庆401137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摘要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地震监测台网和重庆区域台网2007年到201O年记录到的远震数据,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得到该区域的地壳厚度值及泊

2、松比。结果显示27个地震台下方的地壳平均厚度为44.6kin。最厚处为城口(CHK),达50.9km;最薄处为荣昌(ROC),仅38.9kin,两者相差12km。研究区的地壳泊松比值约为0.27,三峡重庆库区东部奉节荆竹(JlZ)地壳泊松比高达0.302,武隆(WUL)地区的地壳泊松比较低,最低为0.228,两者相差0.074;研究区内泊松比的最大值偏离标准泊松体比值(0.25)20.8%以上,其最小值偏离标准泊松体比值一8.80%。布格重力异常反映了地下的密度与地壳厚度变化。文中得出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与该区布格重力异常分析结果一致,重庆境

3、内最小的负布格重力异常在地壳厚度最厚的城口一巫溪地区(厚49.7~50.9km),地壳最薄的荣昌一合川地区(厚38.9~41km)对应着渝西最大的负布格重力异常。关键词接收函数三峡库区地壳结构远震数据中图分类号:P3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10)04—0543—09O引言三峡库区重庆段(28。28~31。44N,105。49~110。12E)位于长江中游,EW长约600km,SN宽约80km;地形大致为东高西低,西部多为低山丘陵地貌,东北、东南部逐渐变为低、中山地貌。该区毗邻中国南北地震带中段,地处大陆岩石圈东西地壳差

4、异较大的边缘过渡带内,隶属一级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二级构造单元为四川台坳、上扬子地台和北大巴山冒地槽(赵军龙等,2007)。区内主要有华蓥山基底断裂带、七曜山一金佛山基底断裂带、长寿一遵义基底断裂带、方斗山基底断裂带和彭水基底断裂带,这些基底断裂带对区内的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丁仁杰等,2004)。区内共发生5以上地震7次,最大为1856年黔江6级地震,强烈的地面破坏阻塞河流,形成了长1700多m,高70余m的堆积坝,面积达5.4km的(小南海)地震堰塞湖;最近的是1989年的江北5.2,5.4级和1997年荣昌5.2级地震,造

5、成数十人伤亡,重庆主城震感强烈。地壳和上地幔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分界的速度不连续面,在地震波速、化学组成、流变学特[收稿墨期]2010—11—01收稿,2010—11—23改回。(基金项目]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08B04)资助。544地震地质征上都有相当大的改,莫霍面的深度是描述整个地壳的要参数之·(Zhueta1.,2000)。近年来,通过远震P波波形中包含的产生于莫霍丽的大量转换波及其多次反射波的信息,用接收函数法反演地壳厚度的方法变得【{趋成熟,在地学研究中,H到了J泛的直用(刘扁元等,1997;吴庆举等,1998;Zhu

6、eta1.,2000;许卫等,2002;贺传松等,2003;小平等,2006;李永华等,2006;田宝峰等,2008;刘春等,2009;壬椿镛等,2010;贾丽华等,2010)。本文根据二峡库区重庆段遥测台网和重庆区域台网记录到的地震资料,提取二峡库重庆段台站下方接收的函数,反演出地壳厚度和波速比,以期为构造变形及大陆动学过程提供深部信息,加强该的深部地质卡句造特征、地震发震机等研究1资料选取重庆市的地震观测工作始于1939年,巾李善邦先生在晕庆北碚创建_r地球物理实验室和北碚地震台,并参L-jH际资料交换。解放后重庆的地震观测I作得到r进一步的发展

7、,建成了由1个国家二类台(重庆台)4个地方台组成的地方台网。1997年重庆转为直辖市后,重庆的地震台增加至12个,除重吠台使,[HKS2000(120s)地震汁和Smart24数采外,其他l1个台站均使用CMG一3ESPC(60s)地震讣和TDE一324CI数采,使台网监拧能力得到_lr更大的提升,台网功能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了加强埘■峡库区重庆段的地震监测,2008年长江沿岸又增105。106。107。108。109。110。\/、w/LAWEL-⋯UPJlz/~/x。二./▲///■{⋯0YB-⋯“_一-一iu■BOG■QTsI0—、_,儿',

8、’Vj图1:峡厍区重吠段地震台站分布Fig1]Disttibutionofseismicstations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