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doc

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doc

ID:51418025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4

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doc_第1页
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doc_第2页
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doc_第3页
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doc_第4页
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对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治疗组150例。对照组用传统手术的方式治疗,治疗组用改良小切口内镜下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喉返神经误伤情况、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术后随访并记录。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出现9例喉返神经损伤,7例术后切口出现感染,3例呼吸困难。治疗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有4例,没有其他的并发症。结论: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屮,出血情况、喉返神经的误伤

2、率、手术后的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低,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屮图分类号】R6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69-02在临床上,甲状腺肿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相对多见。甲状腺肿瘤成年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分良性和恶性两类。甲状腺的良性肿瘤有胎儿型腺瘤、胶体腺瘤、许特尔细胞腺瘤以及单纯型腺瘤等,腺瘤有恶变的可能。甲状腺肿瘤屮的恶性肿瘤大多是癌,如滤泡癌、乳头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肉瘤罕见。此病病因还不明确,治疗主要是手

3、术切除,小切口的甲状腺切除术(即MT)在微创基础上广泛地开展。为明确改良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笔者对我院甲状腺肿瘤患者分两组分别行传统开放式的手术以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组治疗效果和术后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共300例,都经检查后确诊甲状腺良性病,甲状腺囊肿以及良性甲状腺腺瘤各有150例。随机将患者分2组,对照组有150例,男68例,女82例,年龄从17到73岁,平均35岁,病程1到10“平均4.2ao治疗组150例,男66例,女84例,年龄16到71岁,平均

4、33岁,病程1到10®平均3.9a。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没有显著地差异,有可比性。1.2方法治疗组用改良小切口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内镜下实施手术。步骤是首先患者仰卧位、头后仰、垫肩,充分暴露颈部的手术视野。进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颈前局麻。常规皮肤消毒和铺巾以后,颈前正屮线Z上做约1.5cm长的小切口,手术切口也可以在胸骨切迹的上方2.5cm处内侧做横行切口,内镜协助下操作。常规按顺序切皮、皮下组织到颈阔肌,游离皮瓣,暴露患侧的甲状腺腺瘤,与此同时,手指对甲状腺块触摸(注意表面光滑与否、硬度情况筹),同样方法,触摸对侧的甲状腺腺叶,确定病

5、变部位后进行腺瘤的切除。按上到下、外到内的顺序掀起腺瘤,顺包膜剥离,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及甲状腺中静脉。从气管前壁进行锐性分离甲状腺腺瘤,峡部切下标本,缝扎峡部的残端,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冲洗伤口,彻底止血,逐层进行伤口关闭,放置引流管。若在书中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应进行淋巴结的清扫术。手术后,常规适量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进行补液等治疗。术后常规为患者换药,如果没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48h拔引流管,术后五天拆线。对照组的手术方式是传统开放式的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手术切口是颈部前方做6.5cm长的切口,消毒麻醉等都和治疗组保持一致,术后的护理也

6、一致。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术后出血情况、住院的时间和术后随访的情况。1.4统计学处理处理数据使用SPSS12.0,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相关的计量资料,两组之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o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都成功地进行了甲状腺肿瘤的摘除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是81.5±3.3,出血量是11.9±1.2,住院时间是5.1±1.5o对照组手术时间是72.2+3.1,出血量是36.9±1.9,住院时间是11・7±1.8。1.2安全性的比较: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出现

7、9例喉返神经损伤,7例术后切口出现感染,3例呼吸困难。治疗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有4例,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喉返神经误伤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比治疗组发生率高。3讨论甲状腺肿瘤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甲状腺肿瘤良性的患者大多是甲状腺腺瘤,二十到四十岁年轻女性比较多,从病理学的角度,分乳头状囊性腺瘤和滤泡状。甲状腺腺瘤包膜一般完整,有的部分是囊肿,约五分之一,约十分之一恶变。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学角度分四型:(1)乳头状腺癌,占百分之六十,年轻女性多见,此类型低度恶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常

8、见。(2)未分化癌,约占百分Z十五,高度恶性且病变快,转移早,常转移至喉返神经、食管、气管。(3)滤泡状腺癌,约占百分之二十,常见于中年妇女,中度恶性,可经血行转移到肺和扁骨。(4)髓样癌,约占八分之五,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