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学习笔记.doc

控制工程基础学习笔记.doc

ID:51425804

大小:2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4

控制工程基础学习笔记.doc_第1页
控制工程基础学习笔记.doc_第2页
控制工程基础学习笔记.doc_第3页
控制工程基础学习笔记.doc_第4页
控制工程基础学习笔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控制工程基础学习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控制工程基础学习笔记一、概论1.1基本概念控制:由人或用控制装置使受控对象按照一定目的来动作所进行的操作。输入信号:人为给定的,又称给定量。输出信号:就是被控制量。它表征对象或过程的状态和性能。反馈信号:从输出端或中间环节引出来并直接或经过变换以后传输到输入端比较元件中去的信号,或者是从输出端引出来并直接或经过变换以后传输到中间环节比较元件中去的信号。偏差信号:比较元件的输出,等于输入信号与主反馈信号之差。误差信号:输出信号的期望值与实际值之差。扰动信号: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干扰和破坏系统具有预定性能和预定输出的信号。1.2控制的基本方式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无

2、控制作用,或者说系统中无反馈回路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有控制作用,或者说系统中存在反馈回路的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1.3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给定元件:用于给出输入信号的环节,以确定被控对象的目标值(或称给定值)。测量元件:用于检测被控量,通常出现在反馈回路中。比较元件:用于把测量元件检测到的实际输出值经过变换与给定元件给出的输入值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放大元件:用于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信号进行放大,以足够的功率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执行元件:用于直接驱动被控对象,使被控量发生变化。校正元件:亦称补偿元件,它是在系统基本

3、结构基础上附加的元部件,其参数可灵活调整,以改善系统的性能。1.4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稳定性:指系统重新恢复稳态的能力。稳定是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快速性:指稳定系统响应的动态过程的时间长短。准确性:指控制系统进入稳态后,跟踪给定信号或纠正扰动信号影响的准确度。二、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2.1控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2.1.1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用解析法列写系统或元件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信号传递变换的过程,确定系统和各元件的输入、输出量。(2)从系统的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传递变换过程,依据各变量所遵循的物理学定律,依次列写出各元件、部件

4、动态微分方程。(3)消去中间变量,得到一个描述元件或系统输入、输出变量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4)写成标准化形式。将与输入有关的项放在等式右侧,与输出有关的项放在等式的左侧,且各阶导数项按降幂排列。2.2拉氏变换与反变换2.2.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如果有一个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实变函数f(t),它的定义域是t>=0,那么f(t)的拉普拉斯变换定义为F(s)=L[f(t)]=式中,s是复变数,称为拉普拉斯积分;F(s)是函数f(t)的拉普拉斯变换,它是一个复变函数,通常也称F(s)为f(t)的象函数,而称f(t)为F(t)的原函数;L表示进行拉普拉斯变换的符号。阶跃函数的拉氏

5、变换单位斜坡函数的拉氏变换为R(s)=1/s2指数函数的拉氏变换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拉氏变换常见函数的拉氏变换表2.3拉氏变换的常用定理(1)线性定理(2)延迟定理(3)位移定理(4)微分定理(5)积分定理(6)终值定理:若函数f(t)的拉氏变换为F(s)(7)初值定理:若函数f(t)的拉氏变换为F(s)2.4传递函数2.4.1传递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2.4.2传递函数的性质(1)传递函数表示系统传递输入信号的能力,反映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它只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与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无关。(2)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分式函数,其分子多项式的次数m低于或等于分母多项

6、式的次数n,即m≤n。且系数均为实数。(3)在同一系统中,当选取不同的物理量作为输入、输出时,其传递函数一般也不相同。传递函数不反映系统的物理结构,物理性质不同的系统,可以具有相同的传递函。(4)传递函数的定义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5)2.5典型环节的定义比例环节输出量不失真、无惯性地跟随输入量,且成比例关系的环节。惯性环节由于惯性环节中含有一个储能元件,所以当输入量突然变化时,输出量不能跟着突变,而是按指数规律逐渐变化积分环节积分环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输出量取决于输入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输入量作用一段时间后,即使输入量变为零,输出量仍将保持在已达到的数值,故有记忆功能

7、;另一个特点是有明显的滞后作用。微分环节一阶微分环节微分环节的输出是输入的导数,即输出反映了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所以也等于给系统以有关输入变化趋势的预告。因而,微分环节常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振荡环节含有两个独立的储能元件,且所存储的能量能相互转换,从而导致输出带有振荡的性质。二阶微分环节输出量不仅取决于输入量本身,而且还决定于输入量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延时环节输入量加上以后,输出量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不失真地复现输入的环节.延迟环节与惯性环节的区别在于:惯性环节从输入开始时刻起就已有输出,仅由于惯性,输出要滞后一段时间才接近于所要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