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探讨.pdf

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探讨.pdf

ID:51443521

大小:156.6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4

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探讨.pdf_第1页
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探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期总第214期农业科技与装备NO.4TOtalNO.2142012年4月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andEquipmentApr.2012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探讨张枯(辽宁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沈阳110034)摘要:概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及内容.介绍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情况。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两方面阐述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及农民增收具有的重要意义。关键词:农业科学;保护性耕作;发展;推广;意义中图分类号:$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

2、1(2012)04—0068—02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13%~16%;通过减少作业工序或实行复式作业降低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作业成本2O%左右.减少大风刮起的沙尘量60%左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右,节本增效和抑制沙尘暴效果显著。保护性耕作的业耕作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控制杂应用试验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2年5草、秸秆及地表处理、深松4项内容。其核心是免耕播月农业部在山西省召开全国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启动种。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这标志着保护性耕作在我国保护

3、性耕作与以铧式犁翻耕土壤为主的传统耕进入了示范推广的新阶段。作方法相比,具有保土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2发展保护性耕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少水土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的作用,能明显提高旱区2.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辽宁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全省人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耕作制度中的一场革命。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3、世界的1/12,每公顷地1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情况表水量仅为全国人均每公顷水量的1/3。全省441.9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遭受了震惊世界的“黑万hm耕地中没有任何灌溉条件的旱地农业面

4、积为风暴”(沙尘暴)袭击后,认识到以铧式犁翻耕为主的274.5万hm,占总耕地面积的66.4%。降水利用率仅耕作方式是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随后进行保水、为57%。传统的铧式犁耕作,加剧了辽宁省干旱和半保土耕作方法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以免耕、少耕和秸干旱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壤本身的肥力日趋减少,不秆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法”。并开始在美国大面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制约了农田的可持续发积推广应用。目前,保护性耕作在北美、南美、澳洲、欧展。保护性耕作将作物残茬覆盖在地表以保护土壤,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推广应用总面积达到2亿多减少外界因素对土壤的侵蚀.有

5、效地增强了土壤的蓄hmz,取得了较好效果,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效水能力,通过保水保土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益最好的一项旱地农业耕作技术。节约了水资源。20世纪9O年代初.我国农机部门引进国外保护2.2降低空气污染性耕作技术,在山西部分地区进行试验。1O多a的试以辽宁省耕作面积最大的玉米种植为例。在过去验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在黄土高原和晋中晋南盆地的耕作模式中,玉米收获后秸秆全部焚烧,造成了巨旱作区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O%、减少土壤流大的空气污染。实行保护性耕作可以在收获的同时将失8O%左右,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效果;可以增加秸秆粉碎还田

6、.将粉碎后的秸秆残茬与浅土层的土壤土壤蓄水量l6%~l9%,提高水分利用率12%l6%,混合,或将秸秆粉碎后抛洒使其均匀覆盖在地表: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03%~0.O6%.提高粮食产量可以对收获后的秸秆不作处理.播种时将直立在地里的秸秆按照播种机的走向撞压,使其倒伏在地表。这些做法都有效降低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收稿日期:2012—03—142.3防治沙尘暴作者简介:张结(1984一),女,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农机质量监督监管工作。近年来,沙尘暴频繁地袭击我国北方地区,严重2012年第4期张拮: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探讨69影响了农业生产,破坏

7、了生态环境。沙尘暴的出现除节省燃油、化肥和水灌溉产生的费用。施行保护性耕了与过度垦荒放牧有关外,与传统的耕作模式也有很作,可省工4个/667m,节约柴油31_,/667nl,节水大的关系。农田在使用中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使疏40~60m3/667in,减少化肥投入10%左右.其农业生松干燥的土壤裸露在外,这是沙尘天气的主要来源之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一。保护性耕作不会破坏土层。通过留茬和地表秸秆在小麦种植区.传统耕作模式下小麦生产的物资覆盖,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投人大约为200~300元/667in.其中机械化

8、作业投境。入约占1/3。采用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后,减少了耕作3发展保护性耕作对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