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ID:51452098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1页
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2页
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聂斌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着眼于创新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学科教学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是一种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善于提岀具有新意的观点,或是解决了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

2、力呢?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创设一个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教学氛围。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口能读书为日标,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允许学生发展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主动学习,乐于探索,体现学科特色,新颖而别具一格的有创意的教学氛围。在实际教学屮常能听到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有的颇有见地,有的虽显不周,但教师应积极鼓励这些学生发表独特的或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禁锢,让学生萌生创新的意识。二、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创造性思维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

3、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点是新颖性,首创性和独特性。小学生思维活跃,常表现出以上特点,教师应有目的,不失时机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既要重视集中思维,更要重视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从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变通性和灵活性,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方案,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得出最佳方案。如教学《称象》一课时,除课

4、文讲到的曹冲称象法外,教师还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动脑筋讲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此时,启发学生讨论: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哪一种是比较好的?曹冲在7岁时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年龄与当时的曹冲的年龄差不多,你们能想到用什么办法称岀大象的重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议论,其中一个同学说:“用坐翘翘板的办法可以称岀大象的重量。”老师肯定了他的想法,并鼓励他说得更具体些,这位学生的意思是:“砍两三根中等的大木头,把它们排起来,然后在木头的两端钉上比较厚的横板,再放在一个比较人的长形石头上(以石头做支点),使其

5、平衡,然后让大象躺在一端的横板上,另一端放上石头,等两端平衡了,称一称石头的重量就大体知道了大象的重量了。”这位学生从翘翘板平衡的原理联想到了称象的办法,老师表扬了他:“你和曹冲一样聪明”0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迸发出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2、引导学生由果溯因,反向思考问题,发展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它常能引发创新思维,取得创造性成果。如《司马光砸缸》一课,司马光想到“使水离人”逆向思维,砸缸放水,救了小孩,成为千百年來人们的佳话。而司马光的小伙伴想的则是“使人离水”顺向思维,可当时的条件做不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办法

6、,在当时的情景下是一个创举,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创新,并取得创造性的效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协调发展,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去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如教学《黄继此》一课,师可以问这样的问题:“黄继光当时如果不用胸膛去堵枪口,结果会怎样?”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不能按时结束战斗”:“黄继光不会牺牲,可是敌人的子弹会夺去更多冲锋前进战士们的生命”:“抢夺597.9高地不能按时完成,整个战斗计划被打乱”:“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攻下阵地,敌人调來人批援军,597.9高地仍被敌人占领,上甘岭战役我们最终失败了”:

7、“因部队延时攻下597.9高地,营长和指导员被上级撤职……”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有说不尽的话,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乂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逆向思维能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三、质疑善思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切创造从疑问开始”,“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质疑善思,引导学生口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中国石》最后一个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我”为什么把“屮国石

8、”奉为至宝?(2)“奉为至宝”是什么意思?(3)“我”为什么暗地里摸一摸“中国石”会感到欣慰?(4)“祖国”在我身边,为什么不直接写“中国石”在我身边?(5)“祖国在我们心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了以上问题,便可相机引导学生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