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doc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doc

ID:51456797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doc_第1页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doc_第2页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doc_第3页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doc_第4页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摘耍:结合具体实例,介绍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方案在干线公路大修工程中应用,重点介绍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在路面结构层适用性及其优缺点,O关键词III沥青路血水泥冷再牛半刚性基层应用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概述近年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得到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社会与经济效益,但对其工艺适用性没有太多在意,而是在地方作为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推广,尤其是对III沥青路血的破损情况关注不

2、够。本文以近两年就地冷再生水泥半刚性基层实例说明冷再生工艺方案适用情况。2、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理沥青路面的现场冷再生是指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以部分基层材料进行现场破碎加工,并根据级配需耍加入一定量的新集料,同时加入一定剂量再牛剂和适量的水,根据基层材料的试验方法确定出最佳的再生剂用量和含水量,从而得到混合料现场配合比,在自然的环境温度下连续完成材料的铳刨、破碎、添加、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的作业过程,重新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目前常用的路面现场的再生技术有:就地冷再生作半刚性基层和就地冷再生作柔性

3、基层。就地冷再生作半刚性基层也就是全深式冷再生,是利用原有沥青路面的材料,包括路面材料和部分基层材料进行破碎加工,需要时加入部分骨料或细集料,按一定比例加入一定量添加剂(通常单独采用水泥)和适量的水,在自然温度环境下连续完成材料的铳创、破碎、、添加、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的作业过程,重新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通常作为路面基层使用。3、旧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优点(1)简化施工工序,充分利用III路面废料,减少新材料使用数量,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2)可以修补各种类型的路面损坏。(3)可以改善原有

4、路面的几何形状和路面横坡。可以提高路面承载能力,(4)铳刨、破碎、添加、扌半和、摊铺及压实可以一次完成,缩短工期,避免了交通中断,提高了施工效率。(5)可以同时对面层、基层进行破碎,保证了路基、路面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6)旧路面再生后可以作为基层,加铺罩面即可恢复路面功能及路曲等级。(7)可以降低工程费用。(8)可以减少对环境污染。4、就地冷再生水泥半刚性基层施工方案和工艺根据连云港境内的236省道和245省道水泥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应运情况,及到2012年第四季度路面损坏状况,认为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

5、层有三种施工工艺方案。方案一旧路面放线一清理一现场灰剂量确定一铺放撒布细集料及添加剂外加材料一一再生机及配备水车就位旧路面破碎拌和一整平碾压一接缝和掉头处的处理一成型养生一洒透层油一铺土工织物(半幅施工,纵缝加强)一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方案二旧路面放线一清理一一现场灰剂量确定一铺放撒布细集料及添加剂外加材料111zfe机及配备水车就位旧路而破碎拌和一整平碾压一接缝和掉头处的处理一成型养生一加洒铺水稳基层一养生一洒透层油一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方案三铳刨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一刨除抛弃一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取样灰剂量确定一

6、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回铺一初平稳压-(加粗集料)一铺放撒布细集料及添加剂外加材料一一再生机及配备水车就位拌和一整平碾压一成型养生一接缝处理一铺水稳基层一养生一洒透层油一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5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的应用实例实例方案一2010年236省道连云港市东海段16K+700-25+715按方案一进行路面大修,在施工前此段路面坑杷、沉陷、龟裂严重,经调查原路面结构层为9cm沥青面层+15—20cm二灰碎石基层(以前老路加铺补强层),设计冷再厚度为20cm,原路面结构层符合规范冷再生要求。由于采用半幅施工,在基

7、层中线搭接处采用钢纤维土工网作加强层,而后在其上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血层。本工程根据连云港市源顺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的配合比报告没有掺入粗集料,而是直接摊铺水泥冷再生,到2011年年底,路面主耍病害是坑槽,龟裂,针对病害出现的位置和路面破损指数PQC为87.4及以往的病害调查资料分析认为,(1)再生层的下承层结构强度不足;(2)冷再生厚度没有到达设计厚度,现场取芯个别芯样为16cm情况;(3)部分破碎颗粒不均匀,颗粒太大,拌和不均匀或加水量不足;(4)施工接头位置处治不当;(5)路面边缘养护期间缺水,干燥风化

8、。原路面病害主耍是基层强度不够造成路面沉陷龟裂,并不沥青老化所形成的病害,并且干线公路车流量大,载重量大,而设计方案采用20cm厚的半刚性基层不足以承受上部行车荷载。根据目前236省道运行情况,采用方案一不宜适用于十线公路,在考虑排水情况下在城市道路屮大修使用比较适宜,主要是重型车辆儿乎没有,另外作冷再生下承层如果具有足够强度也是可以的。实例方案二2011年江苏连云港段245省道37.7公里路面大修,设计单位初步设计意见是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