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

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

ID:51457727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_第1页
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_第2页
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_第3页
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_第4页
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的意义,以期为临床防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388例病毒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肝炎后肝硬化组、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组,选择同期体检的101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采用日本光电MEK—8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四组的血小板功能的4项检测指标分别是: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O结果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患者的PLT和PCT值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MPV和P

2、DW与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血小板PLT和PCT值对评估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及出血倾向有重要意义,可为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的临床防范提供指导。【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功能;四项检测指标;严重程度;出血倾向【中国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01-02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肝病。该病后期会浅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的意义,以期为临床防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8年6

3、月收治的388例病毒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肝炎后肝硬化组、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组,选择同期体检的101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采用日本光电MEK—8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四组的血小板功能的4项检测指标分别是: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O结果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患者的PLT和PCT值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MPV和PDW与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血小板PLT和PCT值对评估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及出血倾向有重要意义,可为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的临床防范提

4、供指导。【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功能;四项检测指标;严重程度;出血倾向【中国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01-02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肝病。该病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髙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消化道出血以及肝性脑病而导致死亡。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肝炎就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我国肝硬化发病率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1%左右,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但乙肝病毒并不是直接病毒增殖直接损害肝细胞而是通过机体病理免疫应答而引起

5、损害,但在病毒或毒素的作用下会导致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异常。为探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的意义,现对我院收治的388例病毒性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的四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报道如下。一、调查与方法1.调查。2002〜2008年传染科住院的病毒性患者,患者均符2009年版《传染病诊断标准汇编》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脂肪肝,未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全部病例均不包括血小板疾患。2.检测指标及方法。采用日本光电MEK-8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整套试剂由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提供),清晨取四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mL,加入EDTA-K2抗凝管内,混匀

6、,迅速离心lOmin分离出血清,于lh内置于仪器中进行自动测试,得到相应的血小板计数(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积值(PCT)o二、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组、慢活肝组、急黄肝组和健康成人组的血小板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如表1。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肝炎后硬化)的血小板四项指标与健康成人组比较差异均有(P0.05),其中PLT、PCT两项指标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PDW值除健康成人组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肝病组中MPV、PDW均比健康成人组有显著增加,但均值仍在正常参考区间内。三、讨论病毒性肝炎肝炎患者

7、由于其病毒持续复制,肝脏炎症活动不断促进肝硬化进展。肝硬化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血小板结构、形态及生理生化等多方面的变化。其具体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⑴病毒通过内毒素血症或免疫球蛋白增高等因素,使血小板在体内不断激活,血小板各种活性物质被释放,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导致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微循环障碍及血栓形成发生肝损害。⑵骨髓造血障碍:肝炎病毒明显的抑制了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骨髓本身的异常病理变化导致慢性肝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