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68.docx

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68.docx

ID:51460780

大小:69.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68.docx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68.docx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68.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68.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10★,含书写2★)xuànlìhuānténgzhēngtúwánpí()()()()zhùmínggānkūjīngyàxīshuǐ()()()()二、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胆怯(quèqiè)蒙混(méngmēng)恶劣(liěliè)崇拜(chǒngchóng)接触(chǔchù)玫瑰(guiguì)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15★)五()六()心()不()一()()人一()一()一()不()一()()里四、按要求写句子。(14★)1.吃过早饭,我背上书包和红领巾上

2、学去。(改病句)(3★)2.清晨的最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3★)3.我登上了长城。(扩句,最少扩2处)(3★)4.先填空再仿写。(8★)五彩池边沿金黄色,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恰似。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1.读了《自信》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黑人小孩渴望,更知道了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而是要看。2.毛毛虫对周围的一切极了,听到别人说他丑八怪,他很,但是它常常安慰自己要,最后终于变成了美丽的。3.童年是在歌声里度过的,我们的歌在荡漾,在起落,在飞旋,在闪烁。六、课内阅读。(11★)深秋是酸枣成熟的

3、季节,也是孩子们最忙碌的季节。一颗颗熟透了的酸枣挂在枝头,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漫山遍野,到处是火,到处是霞。我们先用竿子往酸枣上乱打一阵,酸枣一会儿就落了一地。接着,我们就忙着往兜里拾。至于被棘针扎了手,那是常有的事。不过,当把一颗颗酸枣放进嘴里的时候,我们早已忘记了刚才的疼痛。酸枣酸酸的,甜甜的,比起人工培育的水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难怪故乡有一首歌谣:“柿子腻,杏儿酸,不如酸枣味道鲜。”1.读选文,再填空。(5★)“红红的”描写了酸枣的,“像玛瑙,像珍珠”描写了酸枣的;“漫山遍野”“到处”说明了。酸枣的味道、。2.画出选文的比喻句,再仿写一个句子

4、。(3★)3.“柿子腻,杏儿酸,不如酸枣味道鲜”这首歌谣表达了(3★)七、课外阅读(14★)强者有一天,五岁的东东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树林里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东东。东东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东东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在风雨中飘摇的娇弱的小花上面。爸爸走过去,指着东东的小脸蛋说:“这个小机灵鬼,还真是学得快呢!”妈妈、哥哥看了也情不自

5、禁地笑了起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能对别人有所帮助。1.在短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强壮——()保卫——()2.短文中的“小机灵鬼”指的是,其中“鬼”的意思是。(填序号)(4★)①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②聪慧,机警。③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④恶劣,糟糕。3.当东东把雨披挡在娇弱的小花上时,课文中用一词写出了当时妈妈和哥哥对东东发自内心的喜爱。(2★)4.为什么“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东东”呢?请在短文中找到答案,画上横线。(2★)5.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

6、五岁的东东是不是一个强者?为什么?(4★)八、练笔场(10★)  能做一个对别人有所帮助的人,不仅仅是一名强者,更是一种幸福。想想生活中你曾帮助过谁?选择其中一件小事写一写(100字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