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煤田孟津井田煤岩层对比研究.pdf

新安煤田孟津井田煤岩层对比研究.pdf

ID:51462258

大小:138.4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新安煤田孟津井田煤岩层对比研究.pdf_第1页
新安煤田孟津井田煤岩层对比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安煤田孟津井田煤岩层对比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8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第6期doi:lO.3969/j.issn.1672-9943.2011.06.032新安煤田孟津井田煤岩层对比研究霍槟槟(义马煤业集团孟津煤矿,河南洛阳471142)[摘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煤质特征分析法,对本区的主要含煤层段二叠系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和对比,准确确定了主要可采煤层二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二煤层,并对这些煤层的空间展布进行了对比,获得煤岩层赋存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巷道开拓、采掘的正确部署。[关键词]新安煤田;煤岩层对比;标志层;岩性组合[中图分类号]P618.102[文献标识码]B[文

2、章编号]占砂岩、香炭砂岩、砂锅窑砂岩、田家沟砂岩等;O引言辅助标志层有I町石灰岩、大紫泥岩(M)、小紫泥根据井筒和井下穿层巷道揭露煤岩性特征和岩(M)。其特征明显、层位稳定,是划分地层和煤、钻孔资料的综合分析,采用煤层特征、标志层、煤岩层对比的主要依据之一l4]。岩层组合特征、层间距、主要煤层与标志层物性特2.1太原组顶部硅质泥岩征和煤质特性对比等方法进行煤、岩层对比_1]。上部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硅质泥岩2~3层,灰岩,为深灰色,局部夹有薄层硅质1煤层发育特征条带,含大量动物化石,其下为较不稳定的一煤本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

3、山层,灰岩顶为0.8m左右灰黑色硅质泥岩,坚硬,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地层总厚度723.25m。共划节理发育,局部夹硅质灰岩透镜体,俗称“铁里石”为8个煤段,含煤21层,煤层总厚度4.45m,含煤为重要标志层之一;中夹薄煤两层(一、一9)。本系数为0.62%。三煤段、六煤段和八煤段不含煤段厚4.40~25.89m,平均厚10.86m。层,区内可采煤层为二煤层,全区大部可采,为2.2山西组底部砂岩区内主要可采煤层;2煤层局部可采,其它为不可二煤层底板砂岩为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及采或偶见可采点的不可采煤层。主要可采煤层二。细砂岩,夹灰黑色薄层泥岩、砂质泥岩

4、。富含黄铁煤平均厚度为2.49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0.3%。矿结核,具波状及透镜状层理,显条带状构造为其本井田可采煤层主要为二煤层,其赋存于山西特征,为本组标志层之一,厚度为0~13.42m,平组下部,上距砂锅窑砂岩37.80~69.45m,平均均厚度10.80m。二。煤层厚0~9.10m,平均厚79.74m。下距石灰岩4.70~39.65m,平均2.24m,在煤层与底板砂岩之间有一层泥岩或砂14.88m。二煤层直接顶为泥岩和炭质泥岩,老顶质泥岩伪底。为层面富含炭质及白云母碎片的细~中粒砂岩2.3大占砂岩(大占砂岩),底板为深灰色条带状粉砂岩、砂质

5、泥灰、灰白色或深灰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俗岩夹细粒砂岩薄层。二煤层埋藏深度在井田西称大占砂岩),层面富集白云母片,含黄铁矿结核北部约为260m,在井田东南部约为1000m。二及泥质包体,与煤层接触处尚可见到煤屑。具斜层煤层标高为±0—一600m。二煤层发育于山西组理及水平层理,中夹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中下部,上距砂锅窝砂岩54.88m,下距二煤层(二煤层)。本层厚1.30~24.20m,平均厚22.95m。24.86m,煤层顶、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间接顶为二煤直接顶板,是对比二煤层的区域性标志板为中、细粒砂岩,间接底板为大占砂岩。层。大占砂

6、岩与二煤之间,局部发育一层泥岩或砂质泥岩,厚0~12.50m,偶有炭质泥岩伪顶。2煤岩层组合特征对比2.4砂锅窑砂岩和大紫泥岩本井田主要标志层有:二煤层底板砂岩、大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含细砾和泥质包2011年第6期霍槟槟新安煤田孟津井田煤岩层对比研究79体。大紫泥岩具明显紫斑,大部含铝质,局部含铝2—3层紫红色砂质泥岩。具大型斜层理,硅质胶土质和菱铁质鲕粒,平均厚度17.80m,为山西组结,节理发育,底部偶见砾石,厚22.55~105.46m,和下石盒子组的分界标志。平均46.80m,为矿区内重要标志层之一。2。5田家沟砂岩为灰色3层间距法打蝴

7、.、浅灰色中一粗粒砂岩、底一一一“部偶见细砾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含泥质包井田内地层各岩性厚度及煤层间距相对比较体,具斜层理,硅质胶结,韵律结构明显,为本区重稳定,虽有起伏变化,但层间距还是有规律的。主要标志层之一。要煤层间距及主要标志层层间距在井田内具对比2.6平顶山砂岩性如表1所示。岩性为灰白、浅灰色中、粗粒石英砂岩,中夹表1主要煤层与主要标志层间距统计表志的组合综合对比,才能有效地提高生产中煤岩4主要煤层、标志层物性特征对比层对比的可靠性,进而确定二:煤、二。煤层的层根据勘探线钻孔测井资料显示,本井田内煤位,为指导生产设计提供科学可靠的地

8、质依据奠岩层物性差异明显,不同煤岩层的视电阻率、伽玛定基础。伽玛、自然伽玛等物性参数和测井曲线组合形态[参考文献]各异。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