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改良粉粘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pdf

高速公路改良粉粘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pdf

ID:51468864

大小:1.48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高速公路改良粉粘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pdf_第1页
高速公路改良粉粘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改良粉粘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6月高速公路改良粉粘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12李明皓刘钊(1.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交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摘要]伴随交通量的日益增长,公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低液限粉粘土是高速公路施工常见问题,其特点为强度低、压实难度大。因此必须通过改良粉粘土路基才能提高施工质量。本文选取掺配砂砾法处理低液限粉粘土路基,在充分了解砂砾改良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改良措施,且通过沉降杯埋设法,详细观测改良路段沉降问题,并分析获取数据,评价改良措施。[关键词]高速

2、公路;改良措施;粉粘土路基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6-0141-02满足混合料密度增大,则其相应性能越佳的假设。1砂砾改良机理作为公路施工最常见的一种建筑材料,砂石材2高速公路改良粉粘土路基施工方法料应用较广,不仅能够用于道桥工程结构施工,还能2.1工程案例分析以集料的形式掺合于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天某高速公路选取100m为试验段,起止桩号为然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内此类矿物的结构等直接K11+900~K12,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地形地质情决定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选况的基础上,提

3、出了砾石土和低液限粘土掺配施工取的石料不仅要具备相应的力学性能,如抗压、抗剪的方案,根据体积比5∶5掺配砾类土和低液限粉粘等,还应具备良好的路用性能,如抗磨光及抗磨耗土。掺配填料分别为k4+250位置的挖方段低液限等。在混合物内集料主要起到填充功效,如砂砾、碎粉粘土及k8+500位置料场的砾类土。选取机械配石等。改良粉性土时,一般选取天然砂砾即可。本合作业分层填筑法进行施工,填筑时应对其松铺厚文以集料原理为基础,进行集料级配的确定。同时,度进行有效控制,一般可控制在30cm以下。为确保级配合理,需按照相应比例配置各

4、类粒径不2.2施工工艺同的集料,最终保证其密实度及摩擦力满足施工规(1)施工材料检测。施工前期,需确保所需材范规定。当前往往选取最大密实度理论作为级配理料的含水量、液限等与设计要求相符。(2)底基层论,具体如下:作为一种理想曲线,在大量经验指导验收。施工前保证高程、密度等符合指标要求。随下,W.B.Fuller及其同事认为“矿料颗粒级配曲线后通过测量仪器检查复测中线、导线位置。(3)清愈接近抛物线,其密度愈大”。由此可见,如抛物线理场地。设计坐标复查后,需再次放线,进行地界桩为其级配曲线时,则其具有较大密实度,那么

5、其空隙安设,且将所有杂物清理干净。(4)分层填筑。填率则会逐渐变小,公式:筑时一层一层进行施工。首先选取挖掘机进行土方d装运施工,随后进行整平作业,此时选取的机械为装Px=100(1)载机、平地机,最后通过压路机进行压实。要求在D其中,粒径为d的集料通过百分率(%)可由Px表30cm以内合理控制改良粉粘土的松铺厚度。且保示;集料最大粒径可由D表示,单位为mm。随后,证其各项指标与施工规范规定相符。低液限粉粘土Fuller公式被A.N.albol转变为n幂公式:需通过自卸车向施工现场运送,随后进行18cm松d铺,再做

6、好洒水、整平作业。之后进行砾类土12cmPx=100(D)n(2)松铺,并完成洒水、整平施工。然后翻转犁在拖拉机其中,试验指数可由n表示,其他同上。如公式(2)牵引下完成3遍翻转,保证能够充分拌和两种土,最内的试验指数等于0.5,则可看做是Fuller曲线。根终选取平地机进行整平施工。(5)碾压。混合料含据公式(2)分析可见,密实度最佳范围为试验指数水量、平整度等在碾压前应保证其符合施工规范规在0.3~0.7之间,但试验指数的大小,必须与以下2定。碾压需确保重叠轮宽1/3左右,碾压顺序为1个假设相符,即:基本颗粒为

7、规则球体或同一分级颗遍静压、1遍振压及1遍静压。(6)质量检验。施工粒相等。如选取的材料为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则应时必须对掺配土所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如压实度、·141·填筑厚度等,保证其满足设计要求。准点安设于坡边,随后利用沉降杯对路堤各个施工环节的沉降测量出来,以此充分掌握沉降形态变化3高速公路改良粉粘土路基沉降监测与规律。根据观测得出,100d时低液限粉粘土经砂(1)沉降监测过程。现场试验选取典型路段砾掺配改良后基本达到稳定。路堤沉降量从中心线K11+960及K11+980两断面进行路基沉降观测,逐步向坡脚位

8、置发展,逐步降低沉降量,4.8cm为需在路堤不同地点进行沉降仪器埋设。仪器原理为K11+960下层中线位置沉降量,0.4cm为坡脚位置将水灌入沉降杯,随后利用PVC管向观测井位置引沉降量;9.4cm为K11+960上层中线位置沉降量,入,并进行观测。这也是通过连通器原理,利用观测同样0.4cm也为坡脚位置沉降量。在坡脚位置隆引出PVC管下降高度,对路基沉降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