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

ID:51472720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1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2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3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4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摘要: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力培养学牛的质疑能力,对提高学牛语文素养、增加学生阅读分析与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引导学生带着质疑去审读课本,带着质疑走进课堂,带着质疑参与小组讨论。关键词:中语文教学质疑能力教学策略质疑是学牛在教师没有抛出问题z前,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自主地提出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追求冃标。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注意了学生质疑能

2、力的培养。在开学之初,笔者就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应做到“不提问不读书、读书必发问”的要求,就预习内容至少提出三个疑问,并以书曲形式上交。现将班级大部分学生对《故乡》课文的质疑情况选择性地做如下整理:1•作者从回忆写起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闰土的愿望迫切,而“我”的愿望又茫远了?3.为什么鲁迅要阔别故乡二十余年?4•“我”回忆屮的故乡是怎样的?5.文章写故乡为何要花大部分笔墨写闰土?6•闰土见到“我”之后为什么变得恭敬了?7•为什么“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8.小说为什么要写水生和宏儿这组人物关系?9.对闰土的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10•

3、最后一段“我”为什么“朦胧”了?以上问题摘自学生的预习本且未做改动。这些问题表明,初三学生是有一定质疑能力的,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足。1•被动发问,为了质疑而质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问到底让学生已经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他们更习惯你问他答的模式,而不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也不会提问题,这使他们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更谈不上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笔者发现,每次批阅预习本,都有不少同学直接抄袭书后的探究练习题,或者在其语言组织上稍做更改。如“为什么'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就是书后探究练习题中的一个问题。2•文木解读不到位,质疑偏向有部分同学对

4、于文本总是因冏吞枣,大体把握一下,根本不去细读文本,更谈不上去质赏品评了,所以有时提的问题偏离了文本。如“最后一段'我'为什么'朦胧'了?”此问题也表明该同学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脱离了文本。原文是这样的“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细读文本的同学就应该知道“我”一家离开故乡时己是晚上。第77小节“待到傍晩我们上船的时候”以及第85小节“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明确地告诉我们,此时一切都在“朦胧”中。3.质疑无深度质疑是为了释疑,作为初三的学生质疑应该具有一定的思考性,不能像小学生那样简单地问一些答案已在文中写明的问题,如果是那样的质疑,就没有了思

5、考的价值,达不到质疑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质疑是以促使学生思考为最终目的。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因此问题应具有诱导性。4•质疑倾向偏颇,重内容轻语言虽然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九年级学段提出这样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从同学们的质疑情况来看,他们更倾向于对文章内容的质疑,而不善于发现和挖掘文本内的重要语句。5•不能预测重难点,无意识的质疑质疑应该是一种有冃的行为,应该围绕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进行。当然这对学生来讲,要求有些高,他们不像教

6、师有参考,因此教师可在学生预习时稍作提醒。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把握、主题的理解都是文章的重点、难点。而“为什么鲁迅要阔别故乡二十余年?”这样的问题则脱离了学习目标,毫无价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那么,现在的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值得肯定的是,还是有不少同学确实掌握了一些质疑方法,笔者让掌握了质疑方法的同学做了经验介绍,现整理如下:一、扣文题进行质疑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是《扣标题下的主问题的生成》,在平时教学中也始终围绕着标题进行主问题的设计,这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某同学提出质疑:课文《多收了三五斗》的题目“多收了三五斗

7、”有何深层含义?该同学对课题的质疑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不再将问题简单地停留在对标题的肤浅理解之下。当然阅读之初,在没有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这样的质疑,如:谁多收了三五斗?多收了三五斗会怎么样?这样的质疑能够激发学生读文章的兴趣,能让学生有耳的地去阅读课文,使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下,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可以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将自己的联想猜测与文本进行比较,从而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当然这是对未知文本的质疑,读了文本之后这些简单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不能再成为问题,而应该对文本有更深刻地挖掘。“多收了三五斗”有何深层含

8、义?表明该生已经意识到文章确实写了旧毡帽期友收成好,但是这却没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叶圣陶想要告诉我们的,也是需要同学们去思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