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分析.pdf

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分析.pdf

ID:51481987

大小:689.2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分析.pdf_第1页
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分析.pdf_第2页
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分析.pdf_第3页
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分析.pdf_第4页
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分析李卫方1,石松1,何安荣2,李仲平1,冯志海1(1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6;2北京34信箱26分箱,100076)摘要采用RTM成型工艺制备出2.5D石英织物增强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通过SEM观察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3种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后形貌,研究3种材料的烧蚀性能和烧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种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主要呈现为烧蚀表面有石英纤维熔化物,碳化层树脂呈开裂状;树脂碳的裂缝大

2、小及开裂方式是影响烧蚀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改性后的2.5D织物增强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与RTM成型的常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相当。关键词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表面烧蚀特征扫描电镜0引言近年来,国际上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研究发展的“生长点”之一是先进复合材料的液体成型技术,其中RTM成型工艺即树脂传递模塑技术是其重要代表之一【1]。它主要具备闭合模成型、环境污染少、低压注胶、操作简单、可精确控制材料的组分、实现净尺寸复合成型等特点。鉴于现代武器与复合材料的发展,研制RTM成型高性能酚醛复合材料已

3、成为提高武器性能的途径之一。它的创新点在于研制出的RTM成型高性能酚醛复合材料与传统工艺成型的防热复合材料相比,具有气孔率较低、高残碳率、产品稳定性好、可以制作复杂结构的薄壳产品、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本文研究了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性能,采用SEM观察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特定烧蚀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的综合过程、质量损失方式、烧蚀后形貌等烧蚀特征进行分析,为确定材料工艺方案提供依据。1实验1.1原材料3种RTM酚醛树脂:P1,P2,P3;平板织物:2.5D

4、石英纤维织物。1.2成型工艺采用RTM成型工艺制作2.5D织物增强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平板,加工出材料烧蚀性能试样。RTM成型工艺流程:装模(织物)_真空浸渍(树脂)_固化(烘箱)_脱模_加工试样。1.3测试方法‘烧蚀试验:小发动机烧蚀试验,试验时间为10s。SEM分析:从上述3种树脂复合的复合材料烧蚀后的平板上取试样若干,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一250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398·2结果与分析2.1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性能试验通过对不同批次的RTM酚醛树脂进行黏度、残碳率、红外、DSC

5、等的测定,基本掌握树脂的性能、质量的变化趋势,在树脂固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树脂的配方进行改进,对改进的树脂(P2树脂、P3树脂)进行了相应的工艺试验及烧蚀性能的试验,表1为烧蚀试验数据,图1、图2为改进前后材料烧蚀的照片。结果显示,P1增强的复合材料(1#)烧蚀后有剥蚀现象,改进后的材料(2#、3#)烧蚀后表面状态较好,烧蚀速率与RTM成型的常规酚醛树脂增强复合材料的相当。表1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试验数据表1中1#一3}}试样对应烧蚀特征分析的3种材料。图1树脂改性前的烧蚀试样(1#)照片

6、图2树脂改进后材料(2#)烧蚀的照片2.2RTM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特征,2.2.11};I复合材料图3所示1群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熔化层覆盖率超过50%,有凹凸状起伏,有些熔化物上有凹坑和孔洞。从图4可观察到在树脂碳上石英纤维熔化后聚集在烧蚀表面,尺寸不等,同时可见石英熔球。·399·图31#材料低倍相图4l群材料中石英纤维烧蚀熔化状态由图5和图6看出,暴露出的碳化层裂缝较多,裂缝较宽,可达50斗m以上,裂缝多形成在树脂碳富集区;还观察到在碳化层中有些区域表面有石英熔球及较大的熔化物,有些熔化物中有

7、气孔,气孔有些已经破损。在碳化层中孔隙比较多,还可以看到较大尺寸的孔隙,其宽度可达30岬以上,长度可达300I,Lm以上。还观察到碳化层中的块状剥蚀现象,尺寸不等,见图7和图8。图51峁材料中纤维束原位树脂碳图71#材料剥蚀及树脂碳图61静材料树脂碳裂缝图8l#材料剥蚀及树脂碳结合以上特征可以分析出1样材料烧蚀特征主要呈现为烧蚀表面有石英纤维熔化物,碳化层树脂呈开裂状,材料的树脂碳呈多孔态,这种树脂碳强度低,与纤维结合较差,碳层不坚固,抗氧化性差,在气动力作用下极易流失而发生机械剥蚀旧J。2.2.

8、22#复合材料图9显示烧蚀表面熔化层覆盖率较高,在观察样品部位大于50%,呈波浪状分布;图10显示碳化层中孔隙率和孔洞较多,纤维束中石英熔化流失后留下带石英纤维沟槽的树脂碳,沟槽中和树脂碳之间的间隙存在石英熔化圆球。同时可观察到树脂碳富集区有裂缝,宽度不等,从1岫,到10¨皿居多,裂缝数量较少,不十分严重。图92蹦料低倍相图102埘料树脂碳富集区裂纹图112榭料中石英熔化物气泡图图122#材料中纤维束原位树脂碳图11显示树脂烧蚀后形成碳层,石英熔化区有些地方有气孔(或称气泡),烧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