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交通运输业.doc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doc

ID:51483767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doc_第1页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doc_第2页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过去的城市,其功能大都是以政治或军事为中心。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一批因工商业而兴的城市迅速出现壮大。这些城市,毫无例外的是具有优越交通条件的沿海沿江和铁路沿线的通商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汉口、青岛、厦门、重庆等等。其中,长江流域的三大重镇上海、汉口和重庆,就都是典型的因便利的交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城市。上海在开埠初期,仅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县城周围约五英里……人口据说约有12万……在建筑、外貌、富裕等方面,均次于宁波。”但因为其具有相当便利的交通条件,“经由水路交

2、通,它就能够和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国联系起来”,而且,“上海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之间的内地交通几乎和它的水路交通同样便利,这里的贸易额相当大,大多数在中国有声望的英国洋行和美国洋行在这里均设有分支机构。”在中国的外国轮船公司,总部相当部分都设在上海或在上海设有分公司。中国最早的轮船公司也成立于此。因此,依靠长江流域广阔的腹地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上海开埠以后很快就取代广州而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到1911年时,上海在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中占有44.2%以上的比例,此后比例进一步增加,到1933年时已超过全国对外贸

3、易总值中的一半,达到53.4%,到1947年时甚至占到全国对外贸易额总值中的69.4%。上海能够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与其重要的交通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还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时,上海就已形成包括内河、长江、沿海和外洋等四大航线的港口枢纽城市,出入上海的商船数和吨位数都占全国总数的20%以上,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再加上1908和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和1929年连接国内各大埠的航空线开通,上海进而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这种因商而兴的特点,又带动了金融、城市建设、工业以及其它

4、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到本世纪30年代,上海人口已从开埠初期的十余万增长到200多万,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工业也有了飞速的增长,如上海30人以上的工厂数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数的36%,资本额占12个城市总数的60%,产值更达12个城市总数的66%。上海还始终是中国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等多种轻工行业的中心。由于工商、金融企业的集中,近代上海不仅成为万商云集之地,城市现代化设施和市政建设在全国也是第一流的。上海发展的这些特点,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其它因交通条件便利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如因交通便利而被称为《九省通

5、衢》的汉口,在近代以前即因水道纵横、交通便捷的地理环境而成为以转运贸易为主的商业港口城市。进入近代后,又是中国近代轮运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19世纪60年代初,汉口与上海轮运通航,70年代末汉口与宜昌通航。到20世纪初,汉口除了与长江沿线各重要城市都有轮船通航外,内河小轮船航运业方面也有长足进展,形成了一个以长江航线为主干,连接通达湘江、汉水内河的近代轮运网络体系。19世纪70年代末,汉口与外洋直接通轮后,汉口还成为国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转销口岸。1905年,京汉铁路通车,使汉口在原有东西水运线贯通的基础上,又

6、增加了南北铁路沟通的现代条件,铁路对汉口贸易和城市建设的直接推动作用,从下述记载中可见一斑:“近来贸易额之大增进,其盛况仅次于上海广东”,而“外国租界,家屋之新造,已月异岁不同,如法国租界,俄化为殷盛之场者,非不全赖铁路之力乎?”而“粤汉铁路将开通,则占水陆要冲之地,其繁盛当至隆隆冲天,则西人之拟汉口于米国芝加哥者,真非无故也。”汉口在实现了真正现代意义上东西南北相交会的交通地理新格局后。便利的交通条件刺激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又刺激引诱了更多的商人在此聚集,使得商业更加繁荣。出现了“中外商

7、贾咸集于此,角逐竞争,商业贸易,极称繁盛”的局面。汉口的城市地位也因此而直线上升:“与武昌汉阳鼎立之汉口者,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视察者艳称为东洋之芝加哥。”重庆的情况也如此。重庆是长江东西贸易主干道西线的起点,又是长江上游商品集散的中心。重庆—汉口—上海的长江航线,是西南与东部沿海商品贸易的主渠道。长江上游的商运以水路为主体。长途贩运往往以河流为依托,与沿河城市串通,形成了以重庆为枢纽的商业贸易网络。在1891年重庆开埠后,越来越多的洋货通

8、过轮船运到重庆,进而深入西南,在促使重庆商业贸易功能明显扩大的同时,也使得重庆城市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进口商品方面,洋纱、洋布、洋杂货逐步取代了湖广土布和手工业品。出口集中的丝、茧、白蜡等一部分货物也开始通过轮船沿长江向国外出口,并增加了猪鬃、羽毛、羊毛、牛羊皮和桐油等新品种。这一切变化的综合作用,终于使得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重庆开始出现了近代工业,重庆市的经济功能也从单纯的商业贸易中心逐步向商业、工业、金融、交通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