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石墨和C化学说.ppt

金刚石石墨和C化学说.ppt

ID:51483784

大小:1.65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24

金刚石石墨和C化学说.ppt_第1页
金刚石石墨和C化学说.ppt_第2页
金刚石石墨和C化学说.ppt_第3页
金刚石石墨和C化学说.ppt_第4页
金刚石石墨和C化学说.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刚石石墨和C化学说.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碳的化学性质》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第二课时)宁津县大赵中学辛加艳氧气等气态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承前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启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①会对展示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得出实验结论。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稳定和高温时活泼的化学性质。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②树立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3.重点和难点

2、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二.学情分析推理能力不足实验分析能力欠缺渴望获得化学知识学习兴趣浓厚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对物质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认识学生特点三.教法分析探究式实验教学法类比推理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资料展示法教法分析巩固提升自主学习资料展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相长教法学法类比推理法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分析归纳合作探究温故知新质疑四.教学过程分析温故知新1、碳的单质有、、。2、几种碳单质都是由构成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填“是”或“否”)。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导入新课----请您欣赏设计意图

3、:通过图片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分析能力。<<清明上河图>>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自主学习1、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墨迹不退色,可知碳单质有的化学性质。设计意图:为理解碳单质的稳定性做铺垫。合作探究——讨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识,探究事物的本质原因,对高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产生设想。24+6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合作探究——碳与氧气的反应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识,获取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引出碳

4、不完全燃烧的情况。合作探究——可燃性设计意图:1、树立物质的用途决定性质的观点。2、结合日常生活,提高安全常识。3、通过比较发现:量变引起质变。C+O2CO2点燃(O2足量)讨论: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反思:当我们用煤等含碳的燃料取暖时,应注意通风换气,以防一氧化碳中毒。用途2C+O22CO(O2不足量)点燃合作探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能力。2、对比制取氧气的装置。3、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试管底部黑色物质的变化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实验结束后是应该先

5、熄灯还应该先撤导管?此装置与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相同用途合作探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设计意图:1、通过分析、讲解,突破难点。碳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性C+2CuO2Cu+CO2↑高温合作探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设计意图:通过动画,从微观的角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是怎样得失氧的。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系统化学性质用途碳单质制墨水长久保存等作燃料冶炼金属①可燃性②还原性稳定C+O2CO2点燃2C+O22CO点燃(O2充足)(O2不足)常温高温2CuO+C2Cu

6、+CO2高温设计意图:巩固碳单质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当堂练习1、用木质电线杆时,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表层烧焦,其主要目的是()A.烧死蛀虫B.使木杆变硬C.烘干木材D.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碳层设计意图:熟知哪些物质是黑颜色的,知道木炭和氧气的生成物情况。2、某种黑色粉末在不同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气体此粉末是()A.氧化铜B.二氧化锰C.四氧化三铁D.炭粉当堂练习设计意图:理解碳单质的还原性。当堂练习3、在C+CO22CO反应中,还原剂是()A、CB、COC、C02D、C和CO高温五.板书

7、设计一、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绘制字画。2.可燃性,可作燃料C+O2CO2(燃烧充分)2C+O22CO(燃烧不充分)3.还原性,可作还原剂,可用于冶金工业。2CuO+C2Cu+CO2↑2Fe2O3+3C4Fe+3CO2↑C+CO22CO六.教学反思⑴在教学中,既强调突出结论,又重视过程,立足于启发学生思维来进行讲解和安排讨论,使学生自己寻求知识结论。⑵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学生能自学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