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

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

ID:51497234

大小:374.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_第1页
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_第2页
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_第3页
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_第4页
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5卷第3期���������������V�l.25�N�.32011年6月MINERAL�RESOURCES�AND�GEOLOGY�J���2011����������������������������������������������������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邓�军1�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勘查总院�南宁�530023)摘�要�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是近年新发现的达大型以上规模的堆积型一水铝土矿床�文章在分析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矿源层来自晚泥盆世与早石炭世之间古侵蚀间断面上的原生铁铝岩�铝土矿��成矿经历了矿源层的形成�表生的风化岩溶作用和改造富集三个阶段�矿区外围仍具有扩大找矿远景和资源量的潜力�该成果拓宽了桂西铝土矿的找矿思路和找矿方向�关键词�铝土矿�矿源层�古侵蚀间断面�控矿因素�广西龙州中图分类号�P618.45�P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63�2011�03-0197-06��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位于桂西南龙州

3、-扶绥下石炭统底部碳酸盐岩之间的侵蚀间断面和中二叠铝土矿成矿带的西部�是中国地调局在近年开展战略统顶部与上二叠统下部之间的侵蚀间断面均夹有一�1�5�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中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层沉积型铝土矿或铁铝岩�第四系为陆相沉积�矿产地�目前已大致查明堆积型一水铝土矿333资源以岩溶洼地�谷地�坡地的溶余堆积层和河谷阶地松量达3000万吨以上�同时在矿源层的问题上有新发散碎屑堆积残积�冲积物为主�是本区岩溶堆积型一现和新认识�拓宽了桂西铝土矿的找矿思路和找矿方水铝土矿的赋矿层位�向�本文试图从该区铝

4、土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岩浆活动以华力西-印支期海相火山喷发最为究入手�归纳总结其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指出找矿强烈�受NW向那坡区域性断裂带和NEE向凭祥-方向�为今后找矿与勘探提供参考依据�东门区域性断裂带控制�形成多期次的火山岩建造�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在龙州一带存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在的高强度�规模大的Al2O3�Fe2O3异常带�属矿致异常�Al2O3高值异常区(�25%)主要出现在泥盆系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南板块南华活动带右江褶-中二叠统地层中�皱系之西大明山凸起西南部�处于凭祥-东门

5、断裂北盘的龙州-凭祥弧形构造北东侧�地层除奥陶系和2�矿区地质特征志留系缺失外�上寒武统-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前泥盆纪为地槽型沉积�发育磨拉石建造�泥盆矿区出露中泥盆统唐家湾组(D2�)中厚层状微晶纪-中三叠世为准地台型沉积�广泛发育碳酸盐岩�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上泥盆统融县组局部夹基性�酸性火山碎屑岩及含铁铝煤系建造�晚(D3�)中厚层状生物屑藻屑灰岩�微晶灰岩�白云质三叠世-第四纪为陆缘活动带盆地型沉积�为红色或灰岩�白云岩�局部夹少量蚀变熔结凝灰角砾岩�下石杂色复陆屑�类磨拉石建造

6、�其中�上泥盆统顶部与炭统都安组(C1-2�)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夹白云质灰�收稿日期�2011-03-21�作者简介�邓军(1973-)�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及研究工作�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南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桂西地区铝土矿勘查选区研究�(编号�资�2010�矿评01-15-32)资助�197岩�第四系临桂组�Q��碳酸盐岩溶余坡残积层�图��矿区为单斜构造�岩层倾角平缓�以5��15�为1��其中�融县组�D3��顶部与都安组�C1-2��底部主�局部扭曲�产状变化较

7、大�倾角30�左右�区内构碳酸盐岩之间的古侵蚀间断面上新发现夹有一层厚造线呈NW向�主要发育NW向断裂�被晚期的NE向断裂切割�断裂规模大�延伸远�达数十公里�矿0�5�不等的透镜状古风化壳型铁铝岩�铝土矿��区属中-低山区岩溶峰丛洼地�陡�缓�坡地貌�处于出露长度约20��图2��岩块表面呈褐黄色�褐红色�岩溶发育的中晚期�地貌特征受NW向构造控制明断口呈暗红色�紫红色�具隐晶质�粒屑�豆鲕状等结显�表现为向斜谷地和背斜山地的褶皱构造地貌形构�块状构造�镜下资料表明其主要由一水硬铝石�褐态�铁矿�高岭石

8、�胶铝矿�勃姆铝矿�三水铝石等矿物不均匀混杂组成�推断为本区岩溶堆积型一水铝土矿的3�矿床地质特征矿源层�这一认识突破了广西在堆积型铝土矿床成因研究中对矿源层的传统看法�临桂组分布范围广�是本区以岩溶堆积型一水铝土矿为主�新发现在上本区主要的赋矿层位�泥盆统顶部与下石炭统底部之间古侵蚀间断面上的原生铁铝岩�铝土矿�因目前尚不具备工业开发利用价值�故本文暂不进行讨论�3.1�赋矿层特征本区赋矿层为第四系临桂组碳酸盐岩溶余坡残积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